个人简介
林汇通,男,中共预备党员,2001年1月出生,师从王丽君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冶金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科技大学第14届“励志计划”学员。现任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兼职辅导员、协创硕2202班班长。
曾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北京市银奖、北京市大学生音乐展演奖、金恒科技奖励金、北京科技大学“学术三分钟”优秀奖等,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十佳主持人”、“十佳歌手”称号。曾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天安门广场庆典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典等国家级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时600+。曾入选中国青年报 KAB 大学生科创训练营、“贝壳种子计划”、XbotPark 科创训练营、深圳科创学院暑期夏令营等。曾在奇绩创坛(原YC中国)、浙江物产中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著名投资机构实习。
思想坚定,勇担时代使命
2019年盛夏,长安街的沥青路面蒸腾着热浪。天安门广场国旗杆侧,是由三千名高校学子组成的合唱方阵,林汇通以标枪般的军姿伫立,汗水在制服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盐渍云纹。为向世界呈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林汇通与“战友们”主动放弃本科首个暑假,经历三个多月严苛训练:从发声共鸣训练到微表情管理,从凌晨三点的全要素彩排到烈日下的八小时联排。“当十月金秋的晨曦中,十万群众齐声唱响的《歌唱祖国》的声浪震彻云霄时,面颊肌肉的酸胀与胫骨前肌的颤抖都化作夺眶而出的热泪——那一刻,我真正触摸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温度。”
2021年建党百年盛典前夕,正值考研关键期的林汇通再次递交请战书。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在长安街回响时,我已从青涩队员成长为能帮助同伴训练、疏导队员情绪的学生骨干。不同于两年前的紧张忐忑,这次林汇通更能从容体悟歌词中“中国共产党”五个字的千钧之重。在无数个与星辰相伴的训练夜,这句歌词逐渐内化为指引林汇通人生选择的信仰坐标。
两次国家任务的淬炼,不仅使他的声乐技巧实现质的飞跃,更锻造出“使命必达”的意志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支撑他毅然选择继续攻读冶金工程硕士。2022年秋,当在校庆七十周年节目训练期间听闻总书记回信时,他深切体会到“钢筋铁骨”不仅是冶金人的专业底色,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硕士期间,课题组里从师爷到导师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林汇通对老教授们“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钢铁精神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入选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励志计划班次后,他又系统完成了百余学时的理论研习与实践调研。从雄安新区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到深圳前海石畔的改革地标,从香港金紫荆广场的晨光到时代凌宇公司的科技前沿,这些行走的思政课让林汇通在古今交汇中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每当站在这些时代坐标点上,血脉中奔涌的文化自信与专业报国的使命感便愈发炽热——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冶金人最鲜亮的青春底色。
发挥优势,奉献钢筋铁骨
从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决赛的鎏金舞台到学校新年晚会的璀璨星河,从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晚会的青春礼赞到七十周年校庆盛典的钢铁华章,七年来林汇通以主持人的身份点亮了数十场市级、校级活动,用歌喉在十数场文艺演出中展现北科青年力量。
那些背着主持稿和歌词穿梭在逸夫楼与学报、礼堂、体育馆的日子,既见证着林汇通代表校艺术团登上北京电影节和北京大学阿卡贝拉舞台的高光时刻,也记录着受邀担任北京林业大学主持人大赛评委、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歌手大赛评审的校际情谊。
2023年吾肆放歌决赛夜,《追寻》的旋律穿透操场,“追寻生命中的那份纯真”从此不再只是歌词——也化作林汇通永不褪色的青春宣言。
2022年早春二月,林汇通利用假期时间提前赶出实验进度,当毕业设计的实验数据在凌晨的电脑屏幕跳动时,他同时也投入到了紧张的校庆排练中。两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清晨在实验室调试设备,傍晚准时出现在排练厅打磨四小时舞台走位,最终在四月春日的校庆舞台上,用浸透汗水的表演诠释了新时代钢小伙的铮铮风骨。
当中英贝壳桥项目需要双语主持人时,林汇通站上舞台,用中英文架起文化交流的彩虹桥。
更让他骄傲的是,2019年参与录制的《大学生实用英语》慕课视频,至今仍在小学期英语课堂上发光发热,成为跨越年级的知识火炬。
勇攀高峰,探索科创精神
2019年寒冬,尚在大二的林汇通叩开澧泉科技的大门。面对创始人“为何选择我们”的询问,那句“想验证所学能否切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回答,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当项目斩获第六届“互联网+”北京赛区一等奖时,他清晰听见了科创之门开启的声响。
带着这份初识科创的震撼,大三时林汇通主动拥抱校创新创业课程。老师剖析大疆创新案例的课堂,揭开了科创的神秘面纱。2022年毕业季,又报名并成功入选李泽湘教授发起的Xbotpark科创夏令营,与来自清华、北大、重大的团队历经28昼夜奋战,从零调研用户需求,规划产品概念,制造样机。作为为数不多将样机在终审现场成功展示的团队,那份从无到有的创造喜悦,化作返校迭代改进的动力,最终推动项目入选“贝壳种子计划”。
科创之种既已萌芽,便开启更广阔的探索。次年加入奇绩创坛(原YC中国),在新能源材料转化领域进行行业调研和创业者一对一访谈。
之后又先后参加了中国青年报KAB创业领袖训练营和深圳科创学院夏令营,多重淬炼让林汇通触摸到国家创新创业脉搏。创业精神正如刻在我们科创笔记扉页的箴言——“在专业领域死磕到底,便是最壮阔的创业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创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业,正因这份理念,林汇通还有幸参与了《跟党学创业》主题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看到自己名列编委成员时自豪感油然而生。
投身一线,助力学生发展
自本科以来,林汇通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班长、学生会、校团委,这些学生工作经历,让林汇通一直走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研究生期间,他又抓住机会成为一名兼职辅导员,奋斗在为学生服务的最前线。当真正走上这个岗位才知道辅导员工作的辛苦和幸福。办不完的活动、开不完的会议、回不完的微信还有时不时突发的学生紧急事件成为他每天的常态。但是,当指导的实践团队成功获得学校的最高奖,当举办的活动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贯好评,当把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职规赛报名率拉进全校前列,当真正为困难学生申请到实在帮助,这每一个瞬间都让他感到付出是意义重大的。“我知道,培养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新时代青年需要的是每一位学生工作一线的思政工作者的真心和用心!”
大学以来丰富的经历让在他多个领域快速成长,但他始终不忘的是时代和学校的平台还有老师前辈们的无私帮助才让自己有了这么飞跃式的成长,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保持初心,时常反思规范自身言行,在组织需要,学校需要的时候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作为师生宣讲团成员、真人图书馆讲师,进行了多次大型宣讲,把经验讲述给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更好发展。
作为大家眼中的小太阳,林汇通用自己照亮周围。不断追寻生命的真谛,面对挫折和打击积极向上,始终如一,永远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他微笑面对来路的所有挑战!
近期专题 欢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林汇通
责编 | 轰隆
校核 | 牛仔熊 嘉琦 永峰
值班编委 |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