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演员王凯最新一条个人微博,还发布于2025年1月15日,底下的留言几乎全是粉丝“催进组”的关心与问候。有消息显示,2023年7月《大江大河3》《艰难的制造》杀青后,王凯再也没有进组新戏的消息了。
最新消息,王凯首度回应了放缓演艺事业节奏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最近几年更注重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二是接戏会更谨慎,希望每个角色都能留下点东西。
这样的理由,很真切,很耐品。
粉丝催进组,心情可以理解,但演员也有休憩的权利,也有调整状态的必要性。
不只王凯被催进组,此前唐嫣也被催过。在电视剧《繁花》中,唐嫣的演技上了一个台阶。《繁花》的爆火,让她备受粉丝期待。
此外,刘亦菲、林更新……也因被“催更作品”上过头条。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但都指向一点:下一部作品,必须是更好的。
相比于一些总能在影视剧里混个脸熟但演技浮夸、角色重复的演员,一些实力派演员在功成名就后更加爱惜羽毛,试图通过更谨慎的选择,极力避免碰到“烂剧本”。即使被粉丝催进组,也保持着理性的认知。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原因在于,再厉害的演员,也经不起一味“输出”。张译的演技在国内没得说吧?可是,近年来他也因为频繁推出作品,在角色演绎上颇为雷同,,令粉丝感觉到审美疲劳,甚至“挑剔”起他的演技来。近日,再度捧杯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项后,47岁的张译决定给自己的事业按下暂停键。他说得很直白:停下来充电,扎根生活,否则对不起观众。这话绝不是谦虚,而是“演员的修养”中应有的内容。
风清扬、扫地僧为何让人觉得很厉害,因为他们严格控制了“出场”机会。
他们拿到的剧本无一例外都是“精华版”。
有些粉丝对明星喊了半天没效果,甚至会斥责其“懒”。殊不知,这种视角太狭隘了。无论是武林高手还是演员,该闭关就闭关,该面壁就面壁,否则就很可能原地打转,甚至不进反退。相比于看上去的“勤奋”,有时“懒”一点并不是坏事,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明星在憋大招呢。
与其老是“催进组”,不如静候佳音。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