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综合报道|2025年5月3日

在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持续无果之际,以色列政府准备扩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据以色列多家媒体报道,总理内塔尼亚胡已批准新一轮攻击计划,并将在近期内动员数千名预备役军人。此次行动预计将在5月中旬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后正式展开。



目前,以色列国防军(IDF)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轮换压力。自去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数万名士兵连续作战数月,部分战斗单位已多次轮换完毕,人员疲劳、士气紧张,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军队人员紧缺,正统派服役争议再现

随着战争进入第七个月,原本靠预备役支持前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国防部高层近期再次提出长期争议议题:要求正统派犹太人(Haredim)服兵役。尽管该群体长年享有豁免权,但舆论压力已日益升高。



据《以色列时报》援引军方人士报道,IDF内部评估目前存在“结构性人力赤字”,即使大规模动员预备役,也只能维持有限的攻势。一位高级军官匿名表示:“我们不是没武器,而是没人扛枪。”

人道危机加剧,国际组织警告加沙“已近崩溃边缘”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持续恶化。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等多个机构发布声明称,由于长达两个月的援助禁令,粮食、水源几近枯竭,公共厨房被迫关闭,甚至出现因水而斗殴事件。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发言人称:“人们开始死于饥饿,尤其是儿童。”援助组织呼吁以色列立刻开放人道走廊,但以方坚持认为:“援助被哈马斯挪用于军事用途”,必须“重新设计整个援助分发系统”,以阻止物资落入哈马斯之手。

当前局势对以色列而言,已不仅是军事对抗的问题,更是社会结构与政治妥协的综合考验。

首先,军力调度捉襟见肘让战事难以持续扩大,是否取消正统派豁免可能成为政坛下一场风暴。内塔尼亚胡政府若强推相关立法,将直接触动其执政联盟中的极端宗教政党利益。



其次,加沙的人道局势已令以色列在国际社会处于舆论高压下,西方盟友虽未公开施压,但私下表达了“忧虑与疲惫”。美国总统的中东之行虽未安排访问以色列,却被视为对当前局势的微妙回应。

最后,战争目标也愈发模糊。以色列声称“摧毁哈马斯”,但持续轰炸与封锁是否真能达成这一目的,仍存争议。而被困在加沙的平民百姓、前线疲惫的士兵、政治压力中的内塔尼亚胡,都成为这场危机中不同层面的“人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