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每次晒完被子之后,盖在身上都非常的舒服,并且刚晒完的被子上面还有一种味道,这种味道被大家称为“太阳的味道”,很多人也非常喜欢这个为味道。
但是网络上却出现了一种声音,说是我们喜欢的太阳味其实就是螨虫被烤焦味道,这样一说,大家都纷纷表示,怪不得说晒被子能去螨虫,原来这些螨虫被烤焦了。
然而这一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科学家也做出了解释,那么我们口中的太阳味到底是什么呢?
螨虫真的能被阳光烤死吗?
很多人都觉得被子晒过太阳后那股好闻的味道,是因为阳光把螨虫烤死了,但仔细想想,这种说法其实漏洞百出。
我们先来说一下螨虫的主要构成,螨虫身体80%成分是水,另外20%基本是蛋白质,那么水烤干了会是什么味道?
有人说还有蛋白质呢,就算是蛋白质,我们闻到的也应该是烧烤味,烤焦了则是焦臭味,而不是我们晒被子后闻到的那种特别的“太阳味”。
还有就是阳光下晒被子,那温度才有多少度,被子表面的温度肯定是不够高的,无法彻底杀死螨虫。
就算温度上升,螨虫也会主动转移到被子的阴凉面躲避,寻找凉爽的地方,它们会努力生存下去。
因为螨虫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高温并不能轻易消灭它们,它们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晒死。
那么就有人想问螨虫到底如何消灭,其实大家想要消除螨虫无疑就是因为螨虫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的螨虫,而螨虫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致病,有研究发现,寄生在毛囊中的蠕形螨跟面部丘疹、毛孔粗大、酒糟鼻等等症状有关。
但蠕形螨并不会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有在个体免疫失衡、蠕形螨大量繁殖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所以大家也不必这么慌张。
“太阳味”究竟从何而来?
为了弄清楚“太阳味”到底从何而来,一位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做了个实验,他把干净的白毛巾分别放在阳光下、阴凉处和屋里,发现只有晒过太阳的毛巾才有那种特别的味道。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他用简单的设备收集了毛巾散发出来的气体,并进行了分析,“太阳味”不是一种气味,而是很多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结果。
原来阳光中的紫外线起到了关键作用,就像一个催化剂,让毛巾纤维发生变化,并且分解留在毛巾上的皮屑、油脂和洗衣液等。
这些东西分解后,就释放出醛类、酮类等有特殊气味的挥发性有机物,混合起来就是我们闻到的“太阳味”了。
晒被子时,被子会吸收空气中的植物香味,比如花草树木的气息,这些气味也组成了我们感觉到的“太阳味”,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这位学生用紫外线灯照射毛巾。
结果毛巾也出现了“太阳味”,而且检测到了和晒太阳后一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表明紫外线在“太阳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太阳味”并不是烤焦螨虫的味道,而是阳光和化学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晒被子的正确姿势
了解了“太阳味”的真相,接下来要关注的是晒被子的正确姿势,虽然“太阳味”本身不会带来坏处,但是晒好的被子并非直接就能放心使用,晒被子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看被子的材质,不同材质的被子要采用不同的晾晒方法,像棉被和厚重的被子,比较结实耐晒,适合在阳光下晒3-4个小时。
而蚕丝被和羽绒被就比较娇气了,不太适合长时间的暴晒,阳光太强可能会破坏天然纤维,影响它们的保暖效果。
建议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1-2个小时即可,化纤被也不用晒太久,晒2-3个小时就可以收起来了。
另外,晒被子的最佳时间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的阳光紫外线强,能有效杀死被子里的细菌。
晒完被子不要用力拍打,这样会损害被子的纤维,让被子不再那么暖和,我们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或者抖动被子,去掉表面的灰尘就可以。
洗过的被子不宜暴晒过久,控制在七小时以内,防止纤维受损。
最后想问一下大家,平时都是怎么晒被子的呢?关于晒被子,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有什么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呢?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4-01-18《晒被子后的“太阳味”:是螨虫烤焦了还是另有原因?》
人民日报2019-11-15《「提醒」晒完被子的“阳光味”是螨虫的尸体味?很多人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