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今天是5月3号,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哪些事儿。
1533年5月3号,珠算之父程大位出生。成大位是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程大位年少时读书极为广博。英国的李约瑟曾说,在明代数学家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程大位所著是《算法统宗》,在完成这部著作之前,他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使得他能够不断探索和研究,最终完成了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学著作。没有任何关于近代珠算算盘的完整叙述,他的主要贡献是编写了《算法统宗》一书。《算法统宗》是一部集明代以前数学之大成的著作。也可称作是个“神人”他就是珠算的先驱。
我们先把程大位放一边,先说说于届时先生,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的中药铺或一家药店的柜台上摆放着的就是算盘。中国农业大学的于届时教授从《清明上河图》上发现了算盘,我们讲于届时先生在这张画上发现了算盘,而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中国算盘的发明时间往前推了三四百年。
他做这个事儿是在1956年从郑振铎的《清明上河图》研究中可能得到的启发如下:虽然具体的启发内容未在提供的参考资料中详细说明,但郑振铎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涵盖了对器物、建筑、社会制度、文化风俗的解读,以及对画面具体描摹内容、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画作产生的社会背景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扼要的分析。所以他发现一个古画之中有一个算盘。
有这么一个想法,他约了自己一个朋友珠算史佳饮长生教授一起到故宫博物院,就在这个古画馆用高倍放大镜,隔着玻璃就在那儿一张一张的看古画去找。确实在宋代名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发现了珠算。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的中药铺或一家药店的柜台上摆放着的就是算盘。有一个东西类似算盘,经过深入研究最后确定这是算盘。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这是算盘。而且这个余介石先生和他的同乡安徽人同学也是同行,叫胡树武教授,他们合力研究中国珠算史,寻觅并且发现了明代的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故居。
而且,向世界宣布是在1968年,日本的珠算界可能发生了一些事情,不过,参考资料中提到在1968年有一件古董在上海的一家店中有售。同时,资料中还多次强调了珠算的重要性以及日本对珠算的重视。
程氏宗谱记载说,自幼聪明好学,精于古篆,善算数。少年时随父经商,足迹遍及吴楚地域。在商务往来中,他深感传统筹码计数法的不便,决心编撰一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于是,他在行商之余,遍访当时数学名家和珠算能手,不惜重金购买各种计算书籍,悉心攻读以获得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并搜集了大量我国古代的数学难题和计算方法。约40岁时,他回到家乡,专心探究,参研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见解,经过近20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92年完成了影响深远的《算法统宗》十七卷,并自费刊行。
1598 年,程大位对其 1592 年写成的《算法统宗》删去繁杂,揭其要领,缩编成《算法纂要》四卷。他为普及中算诸法及珠算应用,对《算法统宗》进行删减,增加《新增续编九归歌释义》一篇附录,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刊行于世。
《算法统宗》是一部用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它集十六、十七世纪数学之大成,将数字从筹码计算进化到珠算计算,确定了珠算定式,并完善了珠算口诀。该书总结了加、减、乘、除的珠算方法,绘有算盘图式。
这样呢,他就在经商之余遍访当时的数学名家和珠算能手。同时,他不惜重金买这些好多古书古谱就攻读,逐渐的就学得到时很多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的数学难题、计算方法。
到了40岁以后,干脆生意也不做了,回到故里潜心著书。
1992年,他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刻苦钻研,完成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叫《算法统一》一书。而且,自费刊行。1598 年,程大位对其 1592 年写成的《算法统宗》进行删繁就简,提炼要领,缩编为四卷《算法纂要》并刊行于世。他为推广中算诸法及珠算应用,对《算法统宗》进行删减,并增加《新增续编九归歌释义》一篇附录。6年之后,程大位又对《算法统宗》删其繁芜,揭其要领约束为四卷《算法纂要》刊行于世,成为今后民间算家最基本的一个读物。
程大位故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前园村,具体地址为屯溪区前园南路52 - 1号(原前园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由“维新堂”主体建筑、“祭祖楼”(偏房)和宾园庭院三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434.84平方米,是典型的明代徽派民居建筑,距今已有490年历史。而且有很多人去参观,
在这个古居内陈列最小的算盘是戒指算盘,尺寸是1cm乘0.5cm,你算去吧。戒指非常小但他是个算盘,35颗银制的算珠居然是标准的算珠,就这个试验,而且能够在银制的竹竿上自由滑动,要做珠算用手指不行,用针代替,手指头拨它,就可以算。
它主要使用者是古代的女性。你看,给女人打造一个算盘,就是你从自己的发簪上抽出钢针来,就可以拨动算盘珠,很有意思吧?
一般说来,通常算盘我们都见过,一个长形的木头框架,结构有木块,有个木梁。但是,在程大位故居的博物馆里还有针线包算盘,这个针线包算盘每一根竹竿是独立的一部分,用铁皮支架固定起一根竹竿,还有下边的五个算珠。
这是一次新技术,在列举各种计算方法的同时还指出最方便的计算方法。这部书的精华部分是全面介绍珠算,包括珠算的各种方法,还有算术口诀。
很多东西今天还在一直沿用。比如这个珠算除法有所谓的二一添作五,逢二进十行等等。而且他用图形来给你解说,这本书多用口诀、诗歌的方式来完成,通俗易懂而且易于传播。包括他那个简明通俗本,就是那个算法长久而且广泛深入。
这在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史上,应该说没有其它的著作能和它相提并论。《算法统宗》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撰,1592 年编成并刊行。所以,程大位《算法统宗》出版不是在 1502 年。
后来一直到民国出现各种不同的翻刻本,民间还有各种改编本抄本流传。这对于中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
世界各国公认珠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式珠算的故乡程大位这珠算宗师。
刚才我们讲的是珠算,说个别的东西就你们家里可能就有,说是卷尺钢卷尺。它的外形有方的有圆的都很小,就那个卷尺也是程大位发明的。
我给你讲讲这段,他当时名字叫“丈量步车”,名字有点怪,世界上第一个卷尺也是程大卫在1578年左右发明的。他管这个玩意儿叫“丈量步车”嘛,所以他也是“卷尺之父”。
但是,“丈量步车”比我们现在装兜里的钢卷尺、卷尺要大的多,但是,原理构造用途用法是一样的。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