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海风轻拂日照
金色的阳光洒满香河体育公园
5月1日
备受瞩目的“日照东方”管乐嘉年华
暨“中华杯”中国第十八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
在这里隆重启幕
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41支管乐团队,1万余名乐手赴日照参加展演及各种演出活动。这场汇聚全国顶尖管乐力量的盛会,以铿锵旋律为劳动者节日献上一场视听盛宴,奏响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展演期间,记者深入活动现场,对话与会嘉宾和展演团队,他们谈日照城市印象、谈对日照管乐发展的观点和见解,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于海:日照的城市气质与管乐艺术十分契合
5月1日,在“日照东方”管乐嘉年华暨“中华杯”中国第十八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开幕式现场,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席、著名指挥家于海接受了采访,畅谈管乐活动在日照的发展与意义。
于海表示,今年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报名的乐团接近180个,远超去年。这既源于人们对管乐艺术的热爱,也得益于日照热情的接待。去年参与者回去后对日照赞不绝口,称赞其景色美、接待佳,日照的美景、美食以及日照人的热情被广泛传播,有力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今年的活动亮点颇多,节目丰富多彩,行进队伍数量增加,还特别邀请了波兰乐团。管乐艺术与日照这座海滨城市十分契合,日照是一个海边的城市,比较开放的、有情调,管乐艺术就更合适了,因为管乐可以走向市民,走到海滩上,走到大街上,搞这些活动。尤其是行进表演,边走边演奏,能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于海说。
管乐节为日照搭建了优质平台,让日照的音乐爱好者和市民能够跟更多的管乐大家交流。
“今年不仅有100多支管乐团参演,还有外面的观摩团、学习团前来,演奏员达10300余人,观摩团预计有六七千人,其中不乏孩子家长。这些人成为日照的积极宣传者,对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旅游和文化发展意义重大。众多参与者的热情投入,例如来自喀什大学的乐团,一路上克服诸多困难前来,令人感动。”于海告诉记者。
管乐学习见效快、难度相对较低,表演形式多样,室内室外、坐立皆可,深受大众喜爱。于海希望在众多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日照的管乐事业能更快更好发展。
姜斯文:管乐盛会与日照的美好交响
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已走过十七载光辉历程,今年迎来了第18届。作为见证者与参与者,中国音协管乐学会副主席,中国乐器协会管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姜斯文与记者分享了他对这场音乐盛宴的感受。
“今年参演乐手达10300人,创历史之最。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离不开诸多因素。一方面,去年日照的管乐嘉年华及相关活动取得巨大成功。日照的组织、接待工作出色,给各团队留下深刻印象,不少团队去年来过今年又来,还有新团队慕名加入。另一方面,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历经多年沉淀,在管乐界影响深远,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公信力最高、影响最广。评委皆为全国管乐界顶尖大咖,组织严密且公平公正,为众多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姜斯文介绍。
在姜斯文眼中,日照是一座极具潜力的城市。管乐活动的持续开展,无疑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强大的文化活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有着独特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对于日照而言,管乐活动的加持能提升城市影响力与艺术品质;对于游客来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艺术的渲染下,无论是日照市民还是八方游客,文化素养与艺术气质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此次展演,还有诸多创新举措令人眼前一亮。演奏《日照海天》时,特意挑选了小同学进行演唱,效果非常好。她也是从众多小朋友中脱颖而出,这种创新为演出增添了别样色彩。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日照将在艺术的滋养下散发更加迷人的魅力,我相信会越来越看到它的作用。”姜斯文说。
丛培兵:从喀什跨越4700公里来到日照,是艺术交流,也是文化传递
5月1日,日照刮来一阵“西域风”。“我们喀什大学金胡杨乐团作为南疆,作为喀什地区高校组建的首支专业管乐团,一行65人,从祖国最西部的喀什出发,跨越4700公里,抵达海滨城市日照,参加第十八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此次旅程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喀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丛培兵动情地介绍。
丛培兵告诉记者,虽然乐团2024年10月才刚刚成立,但学生们充满信心,希望通过展演提升专业水平,为文化传播贡献力量。他笑着补充道:“许多学生是首次走出新疆、乘坐飞机、见到大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被日照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也渴望在舞台上展现喀什大学的风采,展示喀什大学各民族学生的风采,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熠熠生辉。”
王莹: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的艺术接力
“我们是上海唯一一支市级学生行进管乐艺术团,这支队伍已走过了十七年风雨。”上海市控江中学行进管乐团总指挥王莹的话语中透着自豪。作为上海最早参与“中华杯”赛事的团队之一,他们见证了这项国家级赛事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的跨越。
面对高中仅三年行进管乐培养周期,上海市控江中学为学生们创造了全面的培养和支持,面对升学压力,学校始终为艺术教育留出发展空间。“如今,许多已经毕业的队员已成为各领域精英,但他们最珍视的仍是那段'踏着节拍成长'的时光。”王莹分享道,行进艺术严苛的训练体系锻造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是比乐谱更珍贵的能力,正是当代青少年最需要的素养"。
谈及与日照的缘分,王莹眼中泛起笑意:“去年在万平口海滩的快闪演出,海风与音符共舞的场景让孩子们终身难忘。”连续参加展演两年来,她深切感受到这座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这里既有专业严谨的赛事平台,又能让艺术回归自然——当金色阳光洒在铜管乐器上,浪涛声成为天然的和声,这是任何音乐厅都无法复制的艺术体验。”她特别提到,尽管从沪到鲁的交通需克服诸多困难,但学生们踏上日照土地时的兴奋与期待,“让所有奔波都变得值得”。
张美玲:“梦之帆”乐团日照展演收获成长
“此次赴日照参加展演,不仅提升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段美好的经历!”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梦之帆”行进打击乐团领队张美玲骄傲地说道。
这支成立于2009年的乐团,以马林巴、旗舞、行进打击乐三大板块为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行进艺术中。开幕式上他们带来的表演《百鸟朝凤》以创新的编排、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精湛的技艺惊艳舞台,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谈及此次“日照东方”管乐嘉年华的意义,张美玲用“双向成就”概括:“展演就像一面棱镜,既折射出日照碧海金沙的生态之美,也映照出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人文底蕴。”她认为,活动不仅为日照搭建了高规格的管乐教育交流平台,更成为拉动日照旅游经济的新引擎。
第二次带队来日照的张美玲,对此次活动的组织也印象深刻:“从精准的流程把控到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处处体现专业与温度。”尽管肩负带队重任,她仍想抽空探索这座滨海小城:“演出结束后,我们计划带孩子们去万平口踏浪、到灯塔风景区听涛、在科技馆感受创新脉搏——孩子们对这些行程都很期待!”
刘静:带着学习热忱奔赴日照
“日照环境宜人,市民素养极高,一路走来,都受到市民与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招待。孩子们过马路时,还有交警贴心护航,这让我心里满是温暖。”济南市历城区兴元小学交响管乐团领队老师刘静,谈及对日照的初印象,赞不绝口。
她表示,日照举办 “日照东方” 管乐嘉年华暨 “中华杯” 中国第十八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不仅能拉动经济,更能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该校交响管乐团于2024年3月成立,学校以3-5年级学生为主,从单一乐器社团发展为目前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齐全的大型交响管乐团。
此次展演曲目《宁夏数花》排练近半年,孩子们首次参加全国性比赛,难掩激动。刘静老师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家长的暖心配合下,乐团有幸参赛。这次抱着学习心态而来,期望汲取各方长处,在比赛中斩获佳绩,也祝愿日照发展得越来越好,期待能与日照及其他地市的交响管乐团多多交流。”
5月的日照海滨夜晚,凉风轻拂,宁静美好。刘静满怀期待地说,闲暇时想去万平口景区领略风光,逛逛热闹的日照夜市,深度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记者:隋言晨 张笑梅 陈雨桐
编辑:许芮
审校:张珊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