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4S店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曾经4S店是大家买车的主要选择,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4S店开始衰落,最近有消息传来5家4S经销商亏损合计超43亿,面对着这样的变化,我们到底该咋看?


一、5家4S经销商亏损合计超43亿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在过去的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继续高歌猛进。而作为汽车流通市场关键一环的汽车经销商,在价格战愈演愈烈和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渠道变革的双重影响下则是出现了严重的终端价格倒挂的情况,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经销商卖的越亏的越多,暴雷和退网潮贯穿全年。广东永奥、森风集团等区域龙头经销商也难以幸免,曾经国内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也在去年完成了退市。今年以来汽车经销商的苦日子还在继续。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为32878家,相比上一年减少2.7%,近四年来首次出现缩量情况,4419家4S店在去年选择退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去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较为激烈,渠道端同城同品牌间的竞争也随之增强,部分门店在竞争中被淘汰,是4S店总量在减少的主要原因。

净利润方面,仅有头部的中升和永达保持盈利,美东汽车亏损最多达22.6亿,由盈转亏的4S集团新增3家,美东汽车和新丰泰的降幅更是高达1548%和1875%,5家亏损合计超43亿元。


二、盈利艰难的4S店该咋办?

近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4S店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4S店到底改向何处去?

首先,长期以来,4S 店形成了代理销售的模式,这一模式虽在特定时期推动了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却也带来了诸多积弊。其中,价格不透明成为了常态,也成为了汽车销售产业的通病。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往往难以清晰知晓车辆的真实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区间。经销商在指导价和实际售价间 “水分” 较大,同款车型在不同 4S 店,甚至同一 4S 店针对不同消费者,价格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车价不透明,售后和金融服务领域更是 “重灾区”。


其次,传统4S集团在门店布局上仍以燃油车为主,这一策略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被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燃油车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为了应对竞争,不少合资车企都纷纷打起了价格战,然而,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4S店陷入了“卖一辆亏一辆”的恶性循环。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车企和经销商纷纷降价促销,导致新车销售利润大幅下滑。对于依赖燃油车销售的4S店而言,这种压力尤为沉重。一方面,燃油车销量下滑导致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价格战使得单车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双重挤压下,4S店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

第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关停并转成为 4S 集团转型的必然举措。一些经营不善、地理位置不佳或者品牌竞争力弱的门店,通过关闭或转让的方式,减少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然而,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拿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授权与青睐正在成为难点。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选择经销商时,往往更加注重经销商的资金实力、运营能力、服务意识以及市场布局等因素。对于传统4S集团而言,要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授权,不仅需要满足品牌方的严格要求,还需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此外,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如直销模式、线上销售等,这也要求4S店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思维,这对4S店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


第四,长期来看,未来4S店肯定是以服务驱动为核心。在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本身的差异化正在逐渐缩小。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关注汽车的品牌和价格外,越来越重视4S店的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4S店的销售和口碑传播。在这个时代,市场正在快速变化,服务为王将会是大势所趋,这也是4S店当前求生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