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身处体制内,却毫无人脉和关系,这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我的经历或许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2012年,我考进乡镇体制内,凭借自己摸爬滚打13年,才一步步进入省厅。这一路吃了不少亏,也踩了不少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
我是80后,出生在浙江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06年高考,我勉强过了本科线。当时家里也没人懂报考,最后上了一所三本院校,选了个看似高大上的国贸专业,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混到毕业。
后来在亲戚帮助下,我入职老家一家国企做劳务派遣。每天就是做些杂事,然后坐等下班,工作轻松,但月薪只有1440元。同批入职的还有个年轻人,我从他口中第一次听说考公,在他带动下,我买了些书,开始备战考公。
在国企待了一年后,我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到城郊一个村里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准备考公。那时考公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2012年,我顺利考进乡镇体制内。
因为资历浅又没背景,入职后我一直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但我能感觉到,那些家境好或有关系的年轻人,会受到更多关心和照顾。后来一起来的同事陆续离开了乡镇,我却只能继续重复简单繁琐的工作。
直到2014年,因为一项工作完成得不错,一位县局领导把我借调到县里,我这才终于摆脱乡镇。进入县局后,我工作更加努力,希望能正式调到县里。可那一年出台新规定,必须在乡镇待满5年才能正式调动,我就这样耽搁下来。
接下来几年,我承担了科室里最多的工作。当时的领导是个三十五六岁的大姐,乍看笑容满面,接触久了才发现她小动作不断,我因此吃了不少暗亏。所幸我工作踏实,逐渐成为科室业务骨干,组织关系也转到县局。后来科长大姐调走,我的职级到了副科级。
又过两年,当初提拔我的局长也调走了。机缘巧合下,我调到县里一个比较核心的单位。有个相识已久的同事也调到这个单位,成了我的分管领导。那时我俩关系很好,我很庆幸遇到这样一位领导。
在此期间,单位工作井然有序,有几项工作还成了市里的优秀典型,他也顺利升为正职。我以为他升职后能拉我一把,没想到他突然变脸,联合科室其他人排挤我,不让我参与核心工作。慢慢地,我从业务骨干变成边缘人。虽然心有不甘,却毫无办法,感觉前途一片灰暗。
所幸这时我看到遴选公告,这让我重新燃起希望。因为心里憋着一口气,那段时间我没日没夜地备战。为不让单位同事发现,我一直小心翼翼。去省里参加考试,还特意编了个看病的理由。所幸努力没有白费,后来我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如愿进入省厅。看着录用名单上满是名校毕业生,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如今回头看,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三本大学生,能靠自己走进省厅,确实少不了运气成分,但同样离不开一路不放弃的自己。我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路漫长,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真有假,有好有坏。如果你和我一样,凡事只能靠自己,那就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或依赖他人,同时要勇敢尝试一切向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