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为求职做准备,避免毕业即失业
别总是等着听指挥、应付考试,等着辅导员来问你人生规划,也别等到春招秋招失利了,才无奈地说“不行,咱就考个研吧”。等你读完研发现还是找不到工作,当初劝你考研的人早没影了。大学所学,真不足以让你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就算是工商管理、会计这类应用类热门专业,所学内容与真实职场环境也是脱节的。更不用说文史哲、地矿油这类本来就难找对口领域的冷门专业了。要是被动地等着大学按照培养方案来培养你,那最后等来的可能就是毕业即失业。
如果你想自救,确保毕业能找到合适工作,大学期间该怎么做来契合职场招聘需求呢?去看招聘软件上的招聘要求,除了对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其他内容大致两类:要么要证书,要么要相关经验。
大学期间,四六级证书就不用说了,多数领域想要发展,英语能力必不可少。再者就是像注册会计师(CPA)这种专业性强、含金量高的证书。要是能考下来,在会计师事务所那可是相当吃香。你会发现招聘要求常写着“CPA持证者优先”,而且薪资也很可观。
金融、审计和咨询行业每年能吸纳不少应届生,不仅会计、财会本专业毕业生,很多理工科专业小伙伴也可以考个CPA跨专业进入这个领域。财会本专业想大幅提升薪资,在校期间也可考虑考CPA。
不过,CPA含金量高,考试可不简单,考试科目多,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等六科,5年内通过就行。教材很厚,自学费劲还难抓重点,所以可以合理利用外部学习资源,选择靠谱机构,比如高顿就不错,跟着机构课程能大大降低备考难度。
大学生找工作要有危机感,尤其是那些难找到对口工作的冷门专业,要积极从企业招聘需求倒推,缺什么补什么,别只想着学校教给你的知识。这时候,如何自救就得提上日程了。
其实企业也知道大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比较浅,多数情况下并不看重课程成绩,企业更喜欢有对口实习经历的人,几乎所有岗位都如此。像人力、商务、产品运营、新媒体、电商、采购等岗位,对专业要求不严格,但会要求有相关实习经历。
第一段实习,可以通过校园渠道找岗位。如果岗位强调沟通,你就说在学校外联部组织过活动;强调数据分析,就说参加过竞赛,用什么软件处理过数据;岗位要求内容创作,就说写过多少推文、文章。一般有两三段实习,一段时长大概3到6个月,这样基本上毕业就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