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由太监李童发愿兴建,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五年,至正统八年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
在明人撰写的《重修法海禅寺记》中对这块风水宝地有一段形象的描述:“都城之西,余四十里,有山名翠微,左岗右泉,曲回旁峙,云烟飞动,如护如翼。山之阳土脉丰腴,草木从茂,行者憩其下,游者陟其巅,不知为福地也......”。
法海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中轴线上原依次建有护法金刚殿、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两翼对称建有钟鼓楼和伽蓝、祖师二堂、方丈一所、选佛场,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距离寺1公里左右还建有远门,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殿中明代壁画更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1933年,24岁的德国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来到中国,她刚来到北平就拍摄了法海寺,她说西山“最有意思的寺庙是法海寺,这是一座不大而颇具景致的寺庙,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而受人关注,壁画在大殿的墙上,永远位于阴暗处,处于非常好的保存状态,要描绘它须将屋瓦挪开,才有一个好光线”。
为了拍摄位于暗处的室内壁画,她的影友用小轿车喇叭的橡皮球茎,向点燃的三聚乙醛燃料上吹镁粉,使之发出巨大的光亮,对暗室中的拍摄非常有帮助。在拍摄法海寺内的明代壁画时,由于过于专注,赫达•莫里逊不慎把自己烧伤了,迫不得已将原计划放弃。
当年赫达•莫里逊靠一台照相机、一辆自行车和一颗捕捉东方艺术敏锐的心,不仅记录下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也为我们留下了法海寺九十年前的真实模样。如今人们到法海寺,已经见不到壁画前石台上神态各异的罗汉像了,那些罗汉像已毁于“文革”,幸好人们还能从赫达•莫里逊留下的影像中,看到他们曾经的模样。
下面,请欣赏赫达当年拍摄的法海寺珍贵影像。
天王殿塑像,现已毁。此像右手持物已失,但据殿中梁架位置,天王右肘上方为东山墙中柱,则此像位于东南角。依汉传佛寺常规,这尊应为南方增长天王,右手原握宝剑。
更值得注意的 是,天王背后有满幅壁画,如今仅有天王左肘边局部可见。 三尊似为天王眷属,前为一长须老者,左手持莲; 身后两神将,一人似持幡幢。 三尊像描摹细致,神情各异,虽为黑白照,但从冠饰、手中持物仍能看出明显的沥粉堆金。
法海寺大雄宝殿。殿前耸立着两株树龄近千年、高数十米的白皮松,堪称是京城年岁最长的古木之一。
大雄宝殿正中的的三世佛之释迦牟尼佛像。
大雄宝殿正中的的三世佛之后扇面墙上的壁画。
法海寺最大的价值和精华是大雄宝殿内保存下来的明代大型壁画。大雄宝殿内的壁画真迹,共分十铺,扇面墙南面绘“祥云图”三铺,作为殿内主尊三世佛的背景;扇面墙北面三铺,绘观音、文殊、普贤三尊,是为“三大士图”。东西山墙两铺,为“佛众赴会图”。北壁即后壁左右两铺,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壁画总面积共236.7平方米。
法海寺壁画是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做的精美壁画,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东壁赴会图,六菩萨,以及罗汉像。
殿前罗汉背后的《佛众赴会图》上方绘制佛、菩萨和飞天,均端坐在祥云承托的莲座上,东西山墙壁画合为一体,绘制的应为八大菩萨、十方佛、十二圆觉菩萨的组合。
东壁赴会图,飞天。
西壁赴会图, 十方佛, 与东壁五佛合成十方佛, 以及罗汉像。两山墙原有大黑天、李童像、毗瓦巴、思维菩萨及十六罗汉二十尊像,壁画的绘制和塑像构成组合。可惜塑像全毁,仅余壁画。
西壁赴会图,六菩萨,以及罗汉像。
法海寺佛坛背后的墙面,绘三大士像。正中是水月观音,左右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水月观音堪称是法海寺壁画中最为出色的人物形象,位于正殿佛像背后,坐南向北,画面高4.5米,宽4.5米。
水月观音披纱上的图案是六菱花瓣,每一花瓣都由 40 多根金线组成,沥粉贴金,闪闪发光,细如蛛丝,薄如蝉翼。这种精湛的壁画绘制技巧为我国壁画中仅见。
善财童子,位于水月观音像左下部。
金毛犼,位于水月观音像右下部。
驯象人、六牙白象,六牙白象为普贤菩萨乘骑。
最胜信士,位于普贤菩萨壁画右下角。
月老信士,位于文殊菩萨壁画左下角。
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位于大殿内后墙壁,即北墙两侧,共两铺,高3.2米,长14米,面积44.8平方米。壁画主要内容是以帝释梵天为首的二十诸天礼佛护法的行进队伍。绘二十诸天及侍从共36人物,每一人物高1.2米—1.6米。诸路天神鬼众浩浩荡荡,敬佛护法,各显其能。气势森严,排列有序,三五不一,相互呼应。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北墙东侧:依画面从西至东排列顺序为:大梵天、东方持国、南方增长、大自在天、功德天、日天、摩利支天、坚牢地天、韦驮天、娑羯罗龙王等。
大梵天及右侧二侍女。
大梵天左侧侍女。
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大自在天及右侧持华盖天女、咒师。大自在天又称摩醯首罗天,三眼八臂,主手合十,持白浮、金刚铃、矩尺、杵等法器。
功德天,左侧持华盖天女、咒师。
功德天,左手持如意珠。又名吉祥天女,原为婆罗门教中命运、财富、美丽女神,掌管财富,散布吉祥,有大功德,故名。在佛教中为护法天神,汉化后,作后妃相。
功德天,左侧为持华盖天女和咒师;右侧为日宫天子和捧镜天女。
捧镜天女。
左起日宫天子、捧镜天女、摩利支天、坚牢地天、持华盖天女、韦驮天、娑羯罗龙王、龙精,还有摩利支天坐骑神猪、鱼精等。
坚牢地天、持华盖天女、韦驮天、娑羯罗龙王。
北墙西侧的《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依画面从东至西排列顺序为:帝释天、北方多闻、西方广目、菩提树天、辩才天、月天、鬼子母、散脂大将、金刚密迹、阎摩罗王。
帝释天和持华盖天女、托宝天女。
帝释天右侧的托花天女。
北方多闻天王,帝释天左侧的持华盖天女、托宝天女。
西方广目天王。
右起分别为菩提树天、持华盖天女,妙音天、月宫天,诃利帝母和毕哩孕迦,散脂大将、马面赤发鬼、金刚密迹以及金钱豹 、雄师、狐狸等。
妙音天、月天,诃利帝母和毕哩孕迦。
诃利帝母和毕哩孕迦,即俗称的鬼子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