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威记最近上了一次贵港,感受最大的就是见到并感受到了传说中的高架桥。还别说,难怪贵港人骄傲和自豪,走在高架桥上,看着两边的高楼林立无限风景,真的有种高大上之感,让威记仿佛置身在北上广一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放眼广西,有几座城市是拥有高架桥的?还是在市中心。不过对于在市中心修建高架桥,也让一部分人对此有看法。

1、高架桥不好,影响城区街景,少了烟火气息,看着车来车往是繁华了,可是高架桥地下显得冷清。

2、以前没有高架桥时候,店铺生意好的很,现在冷冷清清。

3、高架桥应该以中山中路继续南北延伸建设,这样可以与金港立交联,接成为贵港市中心城区地标。

4、有了高架桥的加持,现在的贵港市比有些现在的四线城市还要好。

5、开车在金港大道的高架桥,看着两边高楼林立,城市风貌和城建整齐,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路网笔直又宽大!感觉像是大城市一般!

6、除了在市中心是优势,其他毫无优势!

7、高架桥破坏城市风水,设计得一塌糊涂!

8、高架桥穿市中心而过,是方便交通了,却破坏了城市的美感,显得有些突兀。

9、走在高架桥下,放眼望去,感受到的只有那些林立的基柱。

10、噪音!噪音!噪音!



其实,当初在市中心修建高架桥,首先是为了跟高铁站配套。

当时,把高铁站修建在市中心,确实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很多城市都把高铁站修建到离城区很远的地方,美其名曰为了城市扩容和引流发展,比如说桂平,从城区到高铁站都要半小时以上,这么多年过去了,高铁站区域发展起来了吗?

所以说贵港高铁站修建在市中心,也是具有前瞻性的。

可是,也是因为在市中心,使得高铁站的规模上有所限制,还对交通造成巨大影响。高架桥的出现,一举解决了这一点,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赶不上高铁!”



其实,相比较高架桥,根据贵港的城区日常交通模式,或许下穿式过街隧道更适合。

相比较高架桥的功能单一(只是为了交通导流和通行),下穿式过街隧道的优势有很多,比如对城市风貌影响比较小;比如加快和优化了交汇路口的交通通行能力;比如造价相对要比高架桥低很多;比如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比如可以让沿街商铺生意不受影响等等。

所以如今很多大城市也不再一味上高架桥,而是改为修建下穿式过街隧道。这也应该是贵港城建可以借鉴的地方吧?

下穿式过街隧道的设计还能与城市景观深度融合。通过绿化带、艺术墙绘或文化展示区的设置,隧道可以成为展现贵港历史文化底蕴的新窗口。比如在隧道内部嵌入西江航运主题的浮雕,或采用壮锦纹样的灯光装饰,既能缓解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又能强化城市文化标识。
有人说,贵港雨水多,下穿式隧道容易造成积水而影响通行!

其实,隧道排水系统经过专项设计后,反而比高架桥路面更不易积水,配合智能水位监测装置,可大幅提升极端天气下的通行安全性。对有行车经验的人们来说,雨天走高架桥,由于起伏性,流水的瞬间增量,其实对于行车安全来说,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北方为什么高架桥多?有一个因素就是雨水少,受天气影响的几率也小。南方不一样啊,下起雨来,真跟用瓢泼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下穿隧道的建设需要统筹地下管网改造。由于是在市中心,贵港可借鉴南宁朝阳地下通道的"综合管廊"经验,在施工时同步整合电力、通信等管线,避免后期反复开挖。这种"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集约化理念,正符合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当然了,任何交通方案都需因地制宜。对于贵港来说,在商圈密集的解放路等区域,下穿隧道能有效实现人车分流;但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沿江地带,则需结合地质勘测数据审慎评估。

建议先选择1-2个拥堵节点作为试点,收集实际运行数据后再逐步推广,让城市建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细化发展。

期待贵港发展越来越好!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