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看着血压计上的数字——169,手抖得连药瓶都拿不稳。
一个春节,短短6天时间,我量了7次血压,7次都是超高。
本想着儿子一家四口回来过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谁能想到,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啃老”盛宴。
这哪里是孩子回来孝顺啊?这不分明是啃老吗!
如果让我重来一次,在儿子说要回来过年的那个电话里,我一定会坚定地说:“今年,你们就别回来了。”
去年腊月十八那天,我正在厨房择菜,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
“妈,我们过年假期多了1天,这次能回去住六天呢!”儿子的声音透着兴奋,“这回带小宝一起回来,您和爸终于能天天见到小孙子了。”
我心里那个高兴啊!小宝这都快8个月了,就只出生时见过,后来都是在儿子发的视频里看到他。
“好好好,快回来!”我声音都在颤抖,“家里我都准备好,你们什么时候到?”
“二十九到。”
挂了电话,我立刻翻出存折看了看余额。养老钱还剩三万多,过年应该够了。
最近老伴总说腰疼,我本想留着给他看病。
但他说没事,不着急,先把钱取出来过年用,一想到马上能见到小孙子,这钱花了也值了。
“老头子,”我喊着老伴,“快,咱们去超市,得好好准备准备!”
第二天一早,我就拉着老伴直奔家具城。两个孙子要住,得添张儿童床。导购说有活动,一张儿童床配套床品要3980。我掏出刚取的现金,数了好几遍才敢递过去。
在超市里,路过母婴区,我盯着货架上的奶粉发呆。大孙子阳阳都上小学了,现在得给小宝准备东西。我把最贵的那款有机奶粉放进购物车,又加了好几盒孩子吃的营养品。
“你这是要花光我们的积蓄啊。”老伴在旁边嘀咕。我瞪了他一眼:“两个孙子都要准备,总不能厚此薄彼。”
回家路上,我又特意绕到药店,买了一些老伴用的腰痛贴。
“年都没过完,钱就快见底了。”老伴皱着眉头说。
我安慰他:“儿子工作不是挺好的吗?等他们来了,肯定会给咱们补贴。”
接下来几天,我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新换的床品,连窗帘都拆下来洗了。蹬着梯子擦顶灯时,老伴在下面扶着:“你慢点,别摔着。”
我头也不回:“等会儿还得去准备年货呢,你快帮我看看那个角落擦干净没有?”
腊月二十六,我偷偷把准备的红包又数了一遍。大孙子阳阳5000,小宝5000,刚好凑够10000。这是我和老伴三个月的退休金,可一想到马上能抱到小孙子,这钱花得再多也是值得的。
“对了,”我突然想起什么,“去年他们嫌家里网络慢,得叫人来装个好点的宽带。”说着就掏出电话本,找装网络的小李。
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
脑子里全是儿子小时候的模样,还有视频里小宝那张可爱的小脸。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像是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
我起身又检查了一遍冰箱:火锅底料、虾仁、牛肉、大闸蟹.....
临睡前还是忍不住给儿子发了条信息:“路上开车慢点,平安到家就好。”
老伴见我这样,叹了口气:“你呀,比儿子结婚那会儿还紧张。”
儿子工作忙,一年到头就回来这么几天,我能不紧张吗?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份紧张,竟是后来一切噩梦的开始。
儿子回来那天,下午4点,订的菜就送到了。
1688块钱订的年夜饭,十个菜,我一个个摆上桌:清蒸大闸蟹、椒盐大虾、糖醋里脊.....
儿媳最爱的松露牛排我还特意又加了一份。这一顿饭,顶我和老伴1个多月的伙食费。
儿子说五点到,我把饭菜仔细地一层层盖好,生怕凉了。老伴看不下去:“你歇会儿吧,菜都要热干了。”
六点过了,还不见人影。我打电话过去,儿子说堵车,让我们先吃。可都七点半了,楼道里还是没有动静。
突然,手机响了。是儿媳发来的视频,小宝在车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孩子太闹腾了,我们走走停停的。您别等了,我们估计还得一会儿。”
直到晚上九点,他们才到家。还没等我说想孩子了,儿媳就抱怨:“这路上开了六个小时,累死了。妈,热水器开了吗?我要赶紧洗澡。”
阳阳直奔电视机,嫌家里的电视太小。小宝更是哭闹不停,儿子疲惫地说:“妈,您把小宝抱一会儿,我得去搬行李。”
好不容易把一大家子安顿好,已经快十点了。儿媳嫌菜都凉了,要热便当。阳阳喊着要吃肯德基,小宝又开始哭。
“妈,家里这么冷啊?”儿子皱着眉头,“暖气是不是不太行?阳阳感冒了可不好。”
我赶紧把空调都打开,心想这月的电费又得多交不少。
吃饭时,他们三个大人都盯着手机。儿媳说自己减肥,只扒拉了两口就放下碗。阳阳对着满桌子菜直摇头:“我要吃肯德基!”
老伴想劝两句,儿子打断道:“爸,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您就别管了。”
这顿年夜饭,说话的时间还没有按手机屏幕的时间长。
看着这么贵的一桌子菜,都没动几口。我收拾碗筷时,发现血压高到了165。老伴递过来一片降压药,小声说:“你悠着点。”
夜里十二点,全家还没睡。客厅里,儿媳正给闺蜜发视频,抱怨我家电视太小,看春晚都没意思。阳阳缠着要玩游戏,小宝哭得更厉害了。
初一早上五点,我就醒了。蹑手蹑脚地起床,准备两份不同的早餐,小孩子的单独做一些好消化的,大人都吃水饺。
老伴在厨房帮我和面,我们像往常一样,默默忙活。
都九点了,他们屋里还是没动静。直到十点半,才听见儿媳有气无力的声音:“妈,帮我把早饭送进来呗,小宝闹了一晚上,我实在起不来。”
我端着托盘刚要敲门,儿子就喊:“妈,我们再睡会儿,中午再吃吧!”
这一觉,就到了下午两点。我热了三次的早餐只能倒掉。一看手机,儿媳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农村过年真无聊,连个蓝牙音箱都没有,早知道不回来了。”
血压又上来了,这次是168。我靠在沙发上直喘气,儿子看见了,没好气地说:“您这是心疼早饭钱吗?做那么多干嘛,浪费就浪费呗。”
本以为他们回来,也就是多买点吃的喝的,或者电费高一些,无非就是多花点钱。
这都没什么,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团圆。
谁知道,初二这天,一个陌生人来到家里,跟我们说了儿子的秘密,让我们彻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