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岩彩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碰撞在一起,会擦出什么火花?
我们可以从原创美学动画《荒神录之玲珑山》里一探究竟。
岩彩画是一个古老的画种,以五彩岩石研磨成粗细颗粒、有色土、砂等为主要材料,绘制在纸、布、板、壁、金属上的绘画作品。
岩彩画五色斑斓,具有物质存在与天然本色的审美特质。
石英矿提取的青色,勾勒曲径山色。
苔痕阶绿,苍黛幽玄。
芙蓉石提取的粉色,晕开重峦叠嶂。
粉彩轻纱笼翠微,飘逸出尘。
蓝铜矿提取的钴蓝色,描画精灵蜃影。
缥缈虚幻,玄幻如梦。
以帧为卷,以岩彩为墨。
作为今年唯一一部入围法国昂西动画节的中国动画剧集,《荒神录之玲珑山》让中式岩彩艺术活了起来。
一口气刷完,探长忍不住,要把它安利给大家。
小时候翻烂的《山海经》,居然以这样的样貌回来了。
「荒神录之玲珑山」
2025.5.2
擒妖除魔,暗藏人性真相
《荒神录之玲珑山》的灵感来自于上古奇书《山海经》。
故事设定在上古洪荒时期。
无数大妖祸害人间,其中最强的108只妖怪被称作“荒神”。
象法师则是守护人间正道,四处惩戒荒神。
听闻玲珑山这个地方有荒神作祟,便派象法师天衣前往降伏。
瞧他长得仙风道骨,没想到竟是搞笑担当。
到处贴符布阵,村民不领情。
他略显卑微地解释:“天衣捉妖是免费的,我一定帮你们搞定。”
村民劝他走,他赖着不走。
“话不能这么说呀,我这符都贴上了。”
话刚说完,墙上的符咒就掉了下来。
除了符咒不结实,天衣霉运附体。
布好的雷法阵,非但没捉到妖,反而电到了流浪少年小宇。
他立刻抓耳挠腮,心疼起钱来:
“你…浪费了我雷符,这可是很贵的。”
好惨一象法师!
玲珑山有荒神这件事,除了象法师天衣,少年小宇也深陷其中。
他一登场,身边有一个同伴叫包师傅。
它长着圆圆萌萌的身体,像一枚汤圆。
馋嘴贪吃,动不动就喊饿。
为此,小宇不得不拼命捕食,满足它的胃口。
这一天,流浪少年小宇和同伴包师傅,饥肠辘辘地走在玲珑山中。
饿着肚子的两人,却在深山老林里遇到了一家汤馆。
事出反常,必有妖。
正常人就算饿着肚子肯定也不敢进去,但这两不是正常人。
这个汤馆的食客,个个身体僵硬,形色怪异,排队喝一种红色汤汁。
一边喝,一边还念叨着:“喝完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小宇踹翻汤碗,与汤馆老板假面开启了大战。
生死攸关之际,一只怪物却冲破了小宇的身体,将周围一切吞噬殆尽。
好不容易取胜,小宇却突然陷入昏迷。
奇怪的是,没有参战的包师傅也开始身体虚弱,躲进背包,隐遁休息。
小宇和假面战斗时,躲在远处的村长和村民却格外担忧——
怎么又来了个厉害角色。
村里现在经历的痛苦,已经够多了。
天衣也发现了小宇身上的怪异之处:
为何只能打击到妖怪的符咒,却能抓住小宇?
但小宇怎么看,也不像个坏人啊。
他救下了村民女孩楠楠,还发现村里目前所处的困境——
村民被插花婆婆下了诅咒,奴役他们干活。干活不达标的村民就会死去,而村民的亡魂却在村里久久不愿离去。
小宇帮助村长超度了村民的亡魂,并答应他们去跟花婆交涉,解除村民的诅咒。
在这之后,荒神之王饕餮,也现身了。
以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形态。
而制造惨案的插花婆婆,原来另有缘由……
不能再说了,再说你们要骂我剧透了。很多精彩,需要大家亲自去看。
善恶博弈,总有野火生生不息
此刻在写故事的探长,还在故事的后劲中。
荒神与人类,似乎是二元对立,你死我活的关系。
但在很多时候,它却是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恶披着善的外衣,善会因贪念而身陷囹圄。
以爱之名的恶行,甚至比单纯的作恶更加骇人。温柔的表象不代表无害,只是有人藏起了獠牙。
这个时候,似乎只能相信人心里朴实的冲动。被獠牙伤害过,你还愿意在下一次义无反顾吗?
天衣的故事,也让探长感慨良多。
在荒神录的世界里,象法师是守护秩序的隐秘力量。由低到高,设有白袍、蓝袍、红袍、金袍、紫金袍等五个等级。
而天衣,却因为一场封印荒神任务的失败,从紫金象法师沦落为白衣象法师。
仕途不顺,但天衣看起来不受其扰。他照样耍帅搞笑,匡扶正道。
可他的内心,分明有些地方已经坍塌,满是燃烧后的余烬。
那是理想被烧毁的遗迹。
可野火一般的少年小宇,又重新点亮了他的内心。
这个少年,浓烈热情,善良正直。有人救过他性命,他也要义无反顾地救回去。
不过,即便这个人没有救过他,以小宇的性格,他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天衣看着他,或许满眼,都是过去那个满腔热血的自己。
现实生活一地鸡毛,太多身不由己。从紫金袍到白袍,还不是一夜之间,一句话的事。
可如果你的心曾经被点燃过,即使现在已经全是灰烬,但也一定保留有火种。
遇见小宇,他渐渐被感化。
“这个孩子活下来,造了孽,这就是命。命中注定,欠得就得还。”
野火,生生不息。
不要抗拒每一个,能再重燃的时刻。
袍子是别人给的,但人生,是自己过的。
宏大世界观,东方美学奇观
看完《荒神录之玲珑山》,探长就意识到,这个故事绝对没有完。
毕竟,这可是一个从《山海经》汲取灵感的故事。有太多可以书写的空间了。
这些年来,宣称自己从《山海经》中获取灵感的影视作品不少。只要涉及到神魔妖怪,都越不过这本书。
但《荒神录之玲珑山》,作出了自己的味道。
这画风,探长基本只在博物馆里看过类似的笔触。
它搭建了一套中国传统岩彩画色彩体系,用天然矿物颜料的色彩,结合了水墨技法中的写意留白相结合。
再辅助三渲二的制作技术,让岩彩色彩自然灵动起来。
橙与蓝,曙光余晖苍穹。
粉与紫,紫霞倾洒橙辉。
红与绿,绿影橙光遗梦。
这是国画绘画中一种常见的制色工艺,用一块块矿物岩石打磨成粉状,再加水调制才制作出来的。
但如果大家现在在百度上搜索“岩彩画”,词条上会出现一个括号注明——边缘画种。
岩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追溯到原始彩陶及马王堆汉墓漆画,至唐代,岩彩技法传到了日本。
但随着宋代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岩彩技艺在我国逐渐被边缘化,直至没落。
一直到这几年,才被一些青年画家重新发掘出来。
而《荒神录》,会以动画的形式,让它焕发新的生机。
不仅仅是岩彩,还有不少传统文化都在《荒神录》里活了过来。
没看过片子的朋友,也能从中主角脸上的彩绘,和妖怪的面具,发现这部作品的与众不同。
它的角色造型,基本原创于中国戏曲脸谱元素、配色,昆虫纹样等特征。
主创在采访里就直接说了:角色身上的纹饰图案均有明确的出处。
欢迎大家寻找彩蛋,对号入座。
探长先来说一个。
汤馆里的假面,脸上的脸谱看着是中国戏曲脸谱。
动起来,搭配的也是传统戏曲表演的程式化动作和戏曲鼓点的配乐。
说到配乐,这音乐也是既民族,又现代。
筝创造宁静致远的意境,鼓递进紧张情绪,呼麦营造压迫感,萧渲染战斗氛围,现代弦乐拔高情绪,突出使命感。
中国传统民乐是基底,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声、女声吟唱等人声元素贯穿始末。
空灵中,带着些神秘和怪诞。
东方文化,浪漫到骨子里
除了在画风和配乐上做文章,他们对《山海经》中妖兽的提炼也具有巧思。
《山海经》里的饕餮是这样的:“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饕餮,是贪欲之物。”
而《荒神录》把饕餮做成了九阴真王之一,滞念“贪婪”的化身,传说中能够吞噬天地的荒神巨兽。在被封印后,隐匿于人间以虚弱之躯苟存,等待时机再次降世。
饕餮一直在世间徘徊,一如贪欲总在人心阴暗处滋生。
《荒神录之玲珑山》中的饕餮,则把刻画重点放在了一只时刻变幻模样的眼睛上。
时而是太极符号,时而是瘆人的双瞳。
插花婆婆,是改编自《山海经》的祝馀。
《山海经·南山经》:“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而插花婆婆执念的道具,同样是仙草。
说起来,《山海经》从来就不是一个规整的、框定好的形象。
无数创作者作出了很多理解的《山海经》,可能,都不是大家小时候翻《山海经》时脑补的样子。
这很好,这本就是原始人类对神秘世界的奇思妙想。
它就是这样狂野,不着边界,这样壮观华丽。
漫长的历史,无数前人的解读,赋予了它历史的厚度,让它成为民族文化DNA的一部分。
怎么讲述它都不为过,怎么解读它都不够。
去看《荒神录之玲珑山》吧。
你会想起第一次看到《山海经》的震撼。
感受到那份流淌在民族记忆里的东方美学浪漫。
这从来不该被忘记。
5月2日,《荒神录之玲珑山》正式在腾讯视频独家首播。
赶紧和探长一起奔赴玲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