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发展让汽车产业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变革,相关上游产业的竞争格局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写照。因智能汽车日益依赖车载镜头,传统光学企业正在加大对这一新业务的投入,一部分企业从车载镜头中获得了明显的收入增长。

近期,国内光学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经济观察报梳理了其中7家公司的业绩,包括舜宇光学、欧菲光、联创电子、弘景光电、宇瞳光学、福光股份、同兴达。这些光学企业的2024年业绩表现不尽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将车载光学业务视为未来布局的重点方向。

车载镜头业务收入增长,并不意味光学企业已经从中赚到了利润。随着上下游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不少光学企业的车载光学业务面临着毛利率下滑的挑战。

收入增长依赖智能汽车

联创电子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当年营收为102.11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车载光学产品营收为20.6亿元,同比增长119.87%,占营收的比重从2023年的9.52%大幅增长到20.18%。

联创电子在运动相机镜头、智能汽车车载光学领域位居行业前列。在车载光学领域,联创电子作为国内外ADAS镜头主力供应商,2024年持续深化与Mobileye、Nvidia 等国际方案商以及地平线、百度等国内头部平台战略合作,产品成功导入比亚迪、蔚来、吉利等主流车企。

今年第一季度,联创电子营收为21.77亿元,同比下降11.71%,但核心光学业务发展顺利,其中车载光学营收达7.7亿元,同比增长43.18%,发展势头良好;车载镜头强势领涨,营收达4.4亿元,同比增长99.67%。

依靠智能汽车赛道拉动营收增长的光学企业,不只联创电子一家。欧菲光2024年营收为204.36亿元,同比增长21.19%,其中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达到25.73%。

欧菲光2018 年通过收购富士天津,获得了大量车载镜头技术和专利,现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

舜宇光学2024年收入约382.94亿元,同比增加约20.9%。在财报中,舜宇光学没有披露其车载光学业务的具体营收,但提到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本集团车载镜头及车载模块的收入较去年增加”。

舜宇光学主要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光学及光学相关产品,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汽车、扩展现实、泛物联网、智能手机及光学仪器。2024年,舜宇光学车载镜头的出货量达到1.02亿件,同比增长约12.7%,市场份额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宇瞳光学2024年营收为27.43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车载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达到51.8%,汽车部品营收同比增长达到164.89%。

宇瞳光学的车载光学产品主要有车载镜头、HUD 光学部件、车载激光雷达光学组件等,客户包括丰田、大众、广汽、吉利、长城、长安、五菱、日产。据TSR2024 市场调查报告,2024年宇瞳玖洲车载镜头出货量占全球销量的10.1%,位居第三。

弘景光电2024年营收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41.24%,其中智能汽车光学镜头营收同比增长达到48.2%。

弘景光电的车载镜头产品获得了戴姆勒-奔驰、日产、本田、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埃安、蔚来、小鹏等车厂和Tier 1定点及量产出货。根据TSR研究报告,弘景光电2024年在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3.7%,全球排名第七。

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极大刺激了智能汽车对车载光学产品的需求。根据TSR2023镜头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车载镜头销售额由2020年的8.02亿美元增长至2023 年的13.09亿美元,预计2027年销售收入将增长至18.87亿美元。

高盛报告称,预计ADAS/AD(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将推动中国车辆摄像头出货量快速增长。随着高等级辅助驾驶车辆占比越来越多,每辆车的平均摄像头数量将从2025年的5个增加到2030年的10个。

竞争加剧,毛利承压

今年以来,高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迅速向10万元级的大众化市场普及。在不少产业链企业看来,消费市场的“智驾平权”狂欢,同时也是供应链的噩梦,整车企业面临的降本压力正更加猛烈地向上游供应商端传导。

智能驾驶芯片企业为旌科技创始人兼CEO郑军今年3月曾公开表示,在“智驾平权”浪潮下,技术的竞争变成了供应链的竞争,从卷技术到迅速卷成本,如何坚守质量同时还能持续把体验做好,对整个产业上下游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光学企业纷纷在智能汽车赛道上实现收入快速的营收增长,但多家企业车载光学业务的毛利率表现并不乐观。

2024年,欧菲光智能汽车产品毛利率仅为8.7%,同比减少6.15%,毛利率水平低于智能手机产品等其他产品板块。2024年,弘景光电智能汽车光学镜头毛利率24.05%,同比减少2.77%;智能汽车摄像模组毛利率11.74%,同比减少3.84%。2024年,宇瞳光学车载类产品毛利率26.39%,同比减少2.39%,是所有产品板块中唯一出现毛利率下滑的。

欧菲光在财报中表示,近年来国内智能汽车市场竞争烈度不断提升,市场参与者持续增加,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供应商利润空间受到明显影响。

除了来自下游整车企业的降本压力,光学行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智能汽车赛道,也客观上加剧了行业竞争。

2024年,福光股份自主研发的车载镜头收到5份开发定点通知,并通过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验厂。福光股份的产品包含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此前已应用于“神舟系列”“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国家航天任务。

作为LCD、OLED 显示模组制造商,同兴达子公司南昌同兴达聚焦车载摄像头模组业务,与博世、地平线、大疆车载等厂商展开合作,取得多家供应商资质及定点开发项目,2024年已相继进入量产阶段。

为维持在车载光学市场的竞争优势,持续扩大研发投入成为头部光学企业的一致选择。2024年,舜宇光学研发开支达到29.2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长原因包括“公司在汽车相关业务上的研发开支较去年增加”。

无独有偶,联创电子已连续六年保持高额的研发投入,其中2024年达到9.39亿元。高额研发虽然对提升技术壁垒有利,但也加剧了企业的短期亏损。

联创电子董事长曾吉勇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2022年至2024年,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联创电子新增500多项授权专利,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车载镜头出货量从2023年的每月100万颗左右跃升至今年的每月接近600万颗,(这些)正是研发转化的直接体现。”

(作者 濮振宇)


濮振宇

汽车与出行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政策、行业企业转型等,对自主品牌、主流合资品牌关注较多,擅长分析报道。 联系邮箱:puzhenyu@eeo.com.cn 微信号:pzy36996349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