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会安古城的一个集市。(图/Unsplash)
朱琺的《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被2024年度刀锋图书奖推委会评为“最具改编潜力作品”。
记者采访了朱琺,以下是他的自述。
✎作者 | L
✎编辑 | 钟毅
写《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以下简称《安南想象》)的念头,在20多年前就已经生发。
2003年,我初到越南。当时,我在读博士,跟着导师去那里访学。有段时间我独自在河内生活,那个时候,我就有了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将其称为“安南想象”。确定了这个题目后,我开始写一系列的文字。
2010年左右,我对妖怪学产生兴趣,同期在搜集中越文献的过程中,看到了南方各种各样的神奇动物。我将印象深刻的那些内容记载下来,便有了创作《安南想象》的部分原材料。2015年,豆瓣阅读推出“豆瓣专栏”。作为活跃用户,我在上面开启了正式的写作,每篇大概3000字,总计30篇,这是《安南想象》的雏形。后来又经过不断的修改,才有了这本书现在的样子。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
朱琺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5
写作过程中,我有一些关于想象的“方法论”。
第一个是偏学术式的。比如说,我查到一条材料,进而去寻找相关材料,让其丰富起来。举例来说,我写过飞起来的大象,而关于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在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很多故事,有些故事最后被我用到了文本之中。
另一个是文学阅读。像博尔赫斯的《想象动物志》这类书,对我启发颇大。博物志式的写作,给了我想象越南的一条新路径。
还有一个是个体在时代中不断生发的经验。将自己的见识编织到文本中去,回应当下的问题与症候,表达自己的思考,这才是想象轰然落地为文学的一步。
当然,我会很警惕这种所谓的方法。因为它可能会雷同,会把人变成一个熟手。卡尔维诺曾经说,他试图去写一本新书,要跟另一本书不一样,他不想再重复以前的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迷人的方式:不断地去冒险。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在努力往前走。
朱琺在2024年度刀锋图书奖荣誉典礼现场发表感言。(图/新周刊)
谈及改编,我觉得我的文本某种程度上也处在改编的序列当中。我本认为自己是个学者,那些民间的故事是我的研究对象。但实际上,换个角度想,我跟那些讲故事的人一样,都在用新的文本去诠释已有的素材。
在改编进程中,它会呈现出新的状态,可能比现有的要好很多,也可能会被削弱,甚至被歪曲。不过,这与阅读是一致的,我们应当容许误读产生。从一个作者的角度而言,我乐于看到《安南想象》被进一步改编。
2024年度刀锋图书奖
全榜单
作者丨L
编辑 | 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