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裁员”到“关税大战”,从驱逐移民到扬言“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特朗普二进宫的100天,如同一场飓风差点搞垮美国,把全美上下弄的乌烟瘴气、怨声载道。而如今,白宫的最新发言,更是把美国人吓坏了。比起最开始的100天,可能下一个100天,更大规模的政策震荡已在路上。
在美国当地时间的4月30日,美媒给满打满算100天执政的特朗普,统计了一下“战果”,一下子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被列到第一位的,是影响最为巨大、波及范围也是最广的,关税战,直接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第二位,则是政府的大规模裁员。因为裁撤教育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机构,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离职,公共服务体系濒临瘫痪。
被列到第三的,是移民驱逐。在两个月内遣返超8万非法移民,导致餐饮、建筑等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成本飙升,服务业价格同比暴涨5%,底层民众生活压力剧增。社会情绪逐渐开始走向激进。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看法,有美国经济学家已经将美国2025年的衰退概率,从22%调整到了45%,而失业率预估会达到5.3%。与第一任期“减税+关税”组合不同,特朗普此次同时射出“关税、裁员、驱逐”三支毒箭,政策叠加效应远超市场承受力。
从深层次来看,很大的2个问题,其一,是特朗普信誓旦旦的“让工厂重回铁锈带”并未完成。换而言之,前面几个让很多人忍受的“代价”,并没有换取有效结果,反而是一团乱麻。基建设备老化、电网故障频发等等情况,让制造业注定无法回流。其二,是政策经常性的自相矛盾和朝令夕改,极大削弱了制造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让之前看似破釜沉舟的改革措施,带来的全是负面效果,无一收获。
早些时候,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卡斯曼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特朗普是在进行“豪赌”。然而,当通胀吞噬家庭账单、裁员潮席卷职场、超市货架因供应链断裂日渐空旷,普通美国人已无法用“政治豪赌”自我安慰。白宫发言人下100天的“豪言”,或许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