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已知风险因素,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在针对2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行为和药物干预已将糖尿病发病延迟数年,但长期影响的证据很少。
此前在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中,进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随机临床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ILS)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了58%,二甲双胍治疗降低了31%。
2025年4月28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Long-term effects and effect heterogeneity of lifestyle and metformin interventions on type 2 diabetes incidence over 21 years in the US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在长达21年的研究期间,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4%、17%,中位无糖尿病生存期分别延长了3.5年和2.5年。
此外,这项研究提供了长期效果的重要数据,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在糖尿病前期等高风险人群中效果更佳,而二甲双胍在年轻人群中效果更显著。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DPP结果研究(DPPOS)进行了长期随访,共涉及3234名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平均基线年龄为50.6岁,女性占68%,分析了DPP中观察到的干预效果是否能够长期持续。
在DPPOS中,安慰剂被停止使用,二甲双胍继续使用(每日两次,每次850毫克),ILS组提供强化干预课程,旨在通过饮食和运动实现至少7%的体重减轻。
结果发现,在21年的随访中,与安慰剂相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4%、17%,中位无糖尿病生存期分别延长了3.5年和2.5年。
各组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图:论文截图)
对干预效果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在糖尿病前期等高风险人群中效果更显著,而在较年轻的参与者中,二甲双胍效果更显著。
在干预的前3年,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干预的绝对效果有所减弱,但最初的干预效果导致了长期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降低。
这意味着,即使不能长期坚持,短期干预也能带来持久益处,前期的干预效果能在长期内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综上,这项研究提供了长期效果的重要数据,凸显了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的预防糖尿病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糖尿病预防干预中,初期的干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5)00022-1
声明:本文仅做学术分享,不构成治疗建议。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研究设计|课题申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
生信分析|选题指导|写作指导|评审指导
选刊投稿指导|研究项目指导|定制化培训
定制化研究设计|真实世界研究(RWS)实施
联系医诺维
进群、转载、媒体合作,扫描下方二维码,科研合作请点击公众号菜单“科研合作”。
(添加请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