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7年离开韶山后,毛主席便一直没有机会再回家乡,新中国成立后,工作又实在太忙。1950年的春天,毛岸英带着父亲的嘱托,回到了韶山省亲。
毛岸英回来后,带回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于是。1951年4月,在毛主席的邀请下,一个叫陈国生的女人,从韶山来到了北京。毛主席见到她后,仔细的端详了好一阵子,然后责备她说:“你来都不给我带点东西?”
毛岸英带回的消息是什么?这个女人又是谁呢?
毛泽建有个女儿
陈国生能得到毛主席的邀请,自然要归功于毛岸英的韶山之行。
打从记事起,这也是毛岸英第一次回到故乡。虽然这片故土并不熟悉,但一草一木,都带着故乡的情谊,让他感觉格外亲切。
回到韶山冲后,毛岸英先到老家的祖居去看了看,然后便按照父亲的吩咐,挨家挨户地登门去拜访各位长辈。
文运昌,这是毛主席八舅文正莹的儿子,他喊表兄。此次回来,毛岸英自然也拜访了这位舅舅。
毛岸英
期间聊起家族里的一些事情,文运昌说:“你姑姑牺牲得早,儿子刚出生不久也夭折了,不过你们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女儿-------”
听到这个消息,毛岸英非常欣喜,嘱托舅舅,一定要找到这个妹妹,有了消息一定要告诉他。
为了革命,毛主席失去了六位至亲,而他的堂妹毛泽建,正是毛家牺牲的第一人。
1905年,毛泽建出生于韶山冲的东茅塘,因为出生时正是10月菊花盛开,乳名就叫菊妹。她的父亲毛尉生,是毛主席的六叔。
毛主席三兄弟与母亲
只是毛尉生,远不如毛顺生那么能干。他家庭贫困,到处给人帮工,还因为过度劳累,患了肺病,干不了重活还经常咳血。然后他的妻子陈氏,身体也很差,患有严重的眼病,只能看见微弱的光线。这样的家庭,要养育5个孩子,可见有多艰难。
因为善于盘算经营,毛顺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遗憾的是,家中没有一个女儿。于是,9岁的菊妹就被过继到了他家里,毛主席是她的三哥,毛泽建这个名字,就是三哥给她取的。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毛泽建自然受宠。只是1919年前后,毛顺生夫妻双双病逝,当时,实为家里大哥的毛泽东,正在外地闹革命,小弟毛泽覃,也才只有14岁。最后没办法,又把毛泽建送回了东茅塘的家里。
结果她刚回家,她的亲生母亲,就把她卖到了附近的杨林乡肖家,去做童养媳。为了收回成本,婆婆让她不停的干活,每天挨打挨骂还吃不饱饭。
中间为毛泽建
毛泽建的额头上有一块疤,就是在此期间落下的。一天傍晚,她因为饿得头晕眼花没力气,在刷大铁锅时一头栽在锅边上,头被磕破血流不止。婆婆看到,竟然还责怪她差点弄坏了锅,不由分说便下手揍,还压着她的头往烧红的锅上烫。
因为伤得较重,虽然只有14岁,伤口却再也好不了了,留下一块疤痕。
1920年8月,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回乡,得知妹妹被卖去做了童养媳,便立刻去解救她。从此后,毛泽建便跟着三哥,到长沙读书。
毛泽建很珍惜这次机会,她用两年半的时间刻苦攻读,学完了五六年的课程。
毛泽建
除了努力读书,毛泽建还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比如为各种秘密会议站岗放哨,帮工会刻印传单、张贴标语等。1923年,她加入了我党,并从此改名为毛达湘,在组织里担任起干部。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毛泽建的表现尤其亮眼。她带领女子师范的同学们,进行斗争开展运动,焚烧了大批的日货。此后,开展农运、开办夜校、举办培训班等等,毛泽建一直都非常积极走在前面。
早在两年前,在衡阳省立女三读书时,毛泽建就结识了陈芬。两人志趣相投,并肩进行革命斗争,在1925年结为了夫妻。
陈芬
婚后,他们夫妻恩爱,都成为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马日事变后,为了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毛泽建在武装斗争中更加英勇。她带领着游击队,多次袭击土豪劣绅的地方武装,拔掉了不少的据点。在此期间,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游击队长”,常令敌人闻风丧胆。
1927年8月,毛泽建怀孕了。然而,“四一二”的白色恐怖,却愈演愈烈,危险很快便降临在他们夫妻身上。
1928年的4月,湘南特委遭到了敌人的破坏,有人被捕后,当了叛徒。情势危急,毛泽建夫妻俩便打算转移到井冈山去。
因为路上封锁太严,他们只好返回耒阳继续打游击。结果5月时,陈芬遇见了一个叫王鹤林的老同学,被他出卖,不久后被捕就义。
陈芬之墓
陈芬牺牲了,留下毛泽建一个人,而且她的月份越来越大。当月,她也被敌人包围在耒阳夏塘铺,战友们要用担架抬着她走,她不愿拖累大家,就躲藏在一个孤寡老婆婆家里,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婴。
这个孩子,取名艰生。可是,就是因为孩子的哭声,又引来了敌人,毛泽建被俘。
因为是重要人物,所以被俘后,她被押解到衡山。毛泽建咬紧牙关抵死不从,在被关押的一年多里,她受尽折磨。
1929年8月,毛泽建被敌人杀害,年仅24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一直都在念叨“艰生”,想看一眼自己的孩子。为了满足她的愿望,陈芬的姐姐,就从别处借了一个孩子给她看。毛泽建至死都不知道,她的“艰生”,因为出生没有奶喝,很早就夭折了。
与舅舅相见
毛泽建只生了这一个孩子,并且已经夭折。那么,文运昌所说的女儿又是怎么回事呢?
好在,文运昌答应了毛岸英的嘱托,在他走后,便到处寻找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被他给找到了。
毛泽建的这个女儿,名叫陈国生。当听说毛主席在找自己后,她哇的一下便痛哭起来。
当悲痛的心情终于平复以后,陈国生才开始向文运昌解释起自己的身世,那段埋藏了多年的往事,又再次被提起。
原来,陈国生,是毛泽建丈夫陈芬的亲外甥女。
陈芬的姐姐陈淑元,与丈夫梁泽南,都是我党同志,夫妻两个,常年为革命奔走。
1928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夫妻两个都陷入险境。梁泽南在转移途中被捕,遭敌人残忍杀害。于是陈淑元一个人带着几岁的孩子,四处躲避流离失所,期间数次命悬一线。
可能感觉到自己也在劫难逃,所以陈淑元就把孩子,送去了毛泽建那里,毕竟他们夫妻,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临别时,陈淑元嘱咐毛泽建说:“这个孩子就托付于你了,以后,你就是她的妈妈!”
于是,从此后小国生就跟着毛泽建生活,叫她“则建妈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数月之后,陈芬遇难,之后毛泽建也被捕入狱英勇牺牲。
那么,陈国生的母亲陈淑元呢?她也在不久之后为国捐躯了。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国生失去了亲生父母与养父母四位亲人,从此后只能跟着年迈的外祖母廖氏生活。廖氏在为儿子陈芬立碑时,也特地注明:“故父陈芬之墓,生女国生立”。
陈国生就这样长大,日子虽然艰苦,但也有外祖母的精心呵护。
陈国生长到十多岁,廖氏为了让她有一个安稳的家,便四处托媒寻觅。18岁这一年,当地一个叫做杨济安的药店老板,给她说了一桩亲事。男孩叫宋毅刚,人也算踏实肯干,婚后夫妻生活和睦。
然而,1944这一年,宋毅刚因为生活困难外出谋生,结果半道上被抓丁,加入了国民党,还当上了排长。好在1949年,他跟着姜亚勋起义了。
文运昌了解完事情原委以后,就让陈国生给毛主席写一封信,毛主席也很快就给她寄来了回信。
毛主席给陈国生的回信
1951年,毛主席邀请老家的一些亲人到北京相聚,在邀请人的名单里,赫然便有“外甥女陈国生”。
4月下旬,陈国生跟随毛主席的两位表兄,文运昌与文涧泉,一同到了北京。
4月27日,在怀仁堂,陈国生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舅舅,未免紧张不敢说话。
毛主席与人寒暄过后,目光便落在陈国生身上,他突然收起笑容略带严肃地说道:“怎么外甥来看望舅舅,也没带点东西来?”
陈国生乍一听,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当她意识到舅舅这是在打趣自己时,不由心情也放松起来。两人聊了一些旧事,陈国生便从包中取出了一封信,那是毛泽建在牺牲前,留下的绝笔信:
“我将毙命,不足为奇-------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时,我们还会在九泉之下开庆功会。”
毛泽建的遗书
那熟悉的字迹,想到曾经相聚的点点滴滴,毛主席不由红了眼眶。
毛泽建牺牲后,衡山县长蔡庆萱下令“三天不准收尸”,是乡亲们不顾安危,把遗体偷出来,草草埋葬在衡山的金紫峰下。
此事,陈国生一直记挂在心。所以在此期间,她与毛主席说道:“舅舅,泽建妈妈的墓在金紫峰,非常荒芜破旧,能不能让当地拨点款,修葺一下?”
毛主席听后,却是长叹一口气,他说:“为了革命,牺牲了千千万万的烈士。现在正是搞建设的时候,国家困难啊--------”
右一为陈国生
陈国生这个修墓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包括亲属找工作也是如此,其中表兄文运昌非常执着,多次提及,毛主席是这么说的:
“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
因此,虽然认可了陈国生外甥女的身份,但也不可能给她例外。她和自己的丈夫,都是在家乡做基础工人,养活四个孩子,饭都很难吃饱。
但自这一次见面之后,陈国生每年都会收到一些钱,有时候300有时候200。
晚年的时候,陈国生想起舅舅,曾泪流满面地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钱,都是他省吃俭用攒起来的--------”
世间安得两全法,顾念亲情,又不负人民,毛主席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