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司岗里的故乡,木鼓与神对话的地方。走进西盟佤山,就能找到人类的童年。而木鼓节,是每个西盟人最期待的节日。


木鼓,佤语称“克罗”,是佤族人民崇尚自然、追求吉祥、和谐、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也是在节庆歌舞中抒发豪情、表现强悍民族特质的乐器,更是代表佤族的民族性格、精神象征的图腾。


木鼓节通常在播种旱谷之前、收割旱谷之后举行,主要活动分为拉木鼓、跳木鼓、祭木鼓。佤族木鼓源于母系社会中对祖先的图腾崇拜,被视为山寨村民赖以生存的保护神。千百年来,敲响木鼓,群山震荡,佤族人民相信这样可以与祖先通话,驱凶避邪,祈求村寨平安。


木鼓节期间,人们先举行神圣的祭祀,然后手握缰绳拉木鼓,齐心协力把制作木鼓的红毛树拉向目的地。百名鼓手会敲响木鼓,在铿锵有力的木鼓声中,大家共同高唱《阿佤人民唱新歌》,这歌声唱响了佤山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浑厚悠扬的木鼓声响彻佤山,整个佤山都随之沸腾。人们和着欢快的节拍尽情舞动,木鼓敲醒了佤山,敲出了佤山的新希望,更敲出了“团结、勇敢、勤劳、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百人敲鼓的震撼场面,欣赏到甩发舞的热情狂欢,体验“拍了萌”(源于佤族传统狩猎伪装术的民俗文化展示)的独特乐趣,参与篝火晚会的欢快氛围,品尝琳琅满目的美食……热闹非凡的木鼓节,带来的不仅是快乐,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原始秘境中,木鼓阵阵,传送着千年信仰;生态佤寨里,缤纷野果,给你带来独特的味蕾体验,木鼓节或许就是这个时节最美好的记忆。

这个五一,走进西盟佤部落,走近群山中的阿佤人民,聆听佤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体验震撼的“拉木鼓”场面,感受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

旅游小贴士:

“五一”期间,西盟县将举办热闹隆重的千人拉木鼓、摄影展、民族歌舞表演、“拍了萌”大型篝火狂欢、佤山音乐会、非遗展示及星光夜市等一系列活动。

1.摄影展

-地点:西盟县灯光球场(江三木洛剧院旁)

-内容:西盟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眼中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诞生地摄影展

2.原生态歌舞《佤部落》演出

-地点:江三木洛剧院

-内容:原生态歌舞《佤部落》演出

3.文艺展演

-地点:江三木洛剧院广场

-内容:民族歌舞展演

4.拉木鼓

-地点:水景观—司岗里村庄

-内容:佤族传统“拉木鼓”仪式

5.传统镖牛

-地点:司岗里木鼓广场至龙摩爷圣地

6.篝火狂欢

-地点:江三木洛剧院广场

-内容:篝火歌舞狂欢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

7.“拍了萌”

-地点: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

-内容:丛林“笔播”展示

8.佤山音乐会

-地点: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李映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