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云
2025年4月29日10时,在北京城春意正浓时。94岁的马新云女士在家中安详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作为鲁迅先生的儿媳、周海婴的夫人,她不仅是鲁迅精神的守护者,更是让"民族魂"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传灯人。
三尺讲台上的"马先生"
马新云早年毕业于名校,在1940年代时年轻的马新云站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讲台。在那个粉笔灰飞扬的年代,她开创性地将鲁迅作品引入中学课堂。"当时很多同事不理解,觉得鲁迅文章太'尖锐'。"她的学生回忆道,"但马老师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她不仅仅在传授知识,更以鲁迅精神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特殊岁月的文化守护者
1968年寒冬,马新云和周海婴冒着风险,将鲁迅手稿缝进棉被里秘密转移。"那时候,保护这些文稿就是在保护文化的火种。"多年后,马新云这样回忆。正是这份坚守,让《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在后来得以为继。数十年来,她协助鲁迅夫人许广平整理文献、推动鲁迅研究,成为鲁迅精神传承的关键人物。
让鲁迅精神"活起来"
改革开放后,马新云推动成立了鲁迅文化基金会。她曾说:“鲁迅的精神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照亮现实的明灯。因此她创新性地策划了"鲁迅作品朗读会"、"中学生读鲁迅"等活动。"积极地推动鲁迅作品进校园、进社区,让更多年轻人读懂鲁迅、感悟鲁迅。
最后的嘱托
在生命最后时光,马新云仍坚持审阅新版《鲁迅全集》的校样。她对编辑说:"每一个标点都要核对清楚,这是对历史负责。"94年的人生,她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化担当。
一位年轻读者的话令人动容:"感谢您让我们懂得,读鲁迅不是为了背诵考点,而是学会思考人生。"这或许是对这位文化守护者最好的告慰。斯人已逝,但那颗"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火种,必将永远传递下去。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马新云用一生诠释了何为“文化守护者”。她虽已离去,但鲁迅精神的火种早已播撒。正如她所愿——“愿每个中国人都能读鲁迅,思考鲁迅,成为更好的自己。”
讣告!鲁迅先生儿媳、周海婴之妻马新云女士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