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奥地利知名策展人玛格利塔携三位艺术家奥尔加・谢布利基娜、克拉迪亚・拉赫纳、马佳,与中国知名诗人海岸一同踏入上海虹口,依托《相约北外滩》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开启沉浸式采风之旅,以艺术笔触描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绚丽画卷。

作为《爱上北外滩》品牌的全面升级项目,《相约北外滩》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自今年2月启动便备受关注。4月,该计划与海派艺术馆举办的“今日维也纳”激活未来——维也纳当代艺术展形成联动,构建起中奥艺术文化交流的立体网络。此次奥地利艺术家的到访,不仅是对北外滩历史风貌、建筑美学与人文底蕴的深度探索,更将通过艺术创作,推动中西文化碰撞出全新灵感。

首日采风活动以“海派文脉·艺术共鸣”为主题拉开序幕。在海派文化中心,艺术家和诗人们仿若穿越时光隧道,沉浸式感受中国电影的百年风云。克拉迪亚・拉赫纳不时举起相机定格细节,她难掩兴奋地表示:“这个地方非常酷!能够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沿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青石板路,艺术家们追寻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足迹,走进左联会址纪念馆。老照片与复原场景无声诉说着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辉煌岁月,让众人感受到虹口的深厚底蕴。沿街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更令艺术家们驻足赞叹——哥特式尖顶与中式飞檐共存的鸿德堂、藏满故事的石库门里弄,搭配文创小店与文艺咖啡馆,勾勒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独特气质。玛格利塔感慨:“每条街道都像一部立体的史书,虹口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令人敬佩。”


老照片与复原场景无声诉说着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辉煌岁月。


之后,艺术家们开启了“黄金水岸·艺术巡礼”之旅,沿着北外滩“一江一河”,在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场景中,全方位汲取创作灵感。艺术家们从上海大厦出发,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犹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黄浦江边,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以其雄伟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吸引着艺术家们的目光,精美的雕花、高耸的钟楼,处处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


东西方文化在此和谐交融

走过四川北路桥,艺术家们来到外滩源(南苏州路),欧式建筑与中式园林相得益彰,让艺术家们不禁感叹文化融合的奇妙魅力。他们抵达外滩陈毅广场,从外滩方向远眺北外滩天际线,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林立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常年旅居国外的华人艺术家马佳惊叹于上海的变化:“我非常震撼和感动!北外滩驻留计划是中外罕见的在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地段重要文化遗迹建筑之中的艺术文化驻留项目。上海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向国际艺术舞台。非常期待未来能够有机会再次参与驻留项目。”


中国证券博物馆

在中国证券博物馆(浦江饭店),艺术家们探索艺术与金融的碰撞。博物馆内珍藏的珍贵证券票据、老照片以及金融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滨江绿地的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观完美融合,艺术家们漫步其中,感受着江风的吹拂,欣赏着两岸的美景。登上上海白玉兰广场,这座北外滩的地标性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绝佳的视野,让艺术家们得以俯瞰城市,感受上海蓬勃发展的活力。1933老场坊独特的建筑结构,如迷宫般的廊道、错落有致的空间,充满了神秘的艺术氛围,艺术家们在这里探索建筑美学,感受工业遗迹与现代艺术碰撞产生的独特魅力。


1933老场坊独特的建筑结构,艺术家们在这里探索建筑美学。

朱屺瞻艺术馆内,一幅幅经典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艺术家们驻足欣赏。最后,艺术家们来到鲁迅公园,园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鲁迅雕像矗立其中。漫步在公园内,艺术家们感受着虹口的人文历史,为此次采风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朱屺瞻艺术馆内,一幅幅经典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主办方表示,未来,《相约北外滩》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还将持续邀请全球艺术家驻留,让北外滩成为国际艺术对话的前沿阵地,以艺术赋能城市发展,让世界听见上海文化的时代强音。同时,海派艺术馆也将继续深耕高品质展览,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原标题:《从多瑙河畔来的他们,在北外滩遇见一路“繁花”》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