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着一股专注和热爱,对茶叶品质精益求精,通过加强茶园管理,加工环节亲力亲为,从茶园到茶杯严格管控,只为守护一抹茶香。他就是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

在位于永安镇龙山村柏坪组的茶山上,茶林相间,茶垄高低起伏,陈波的茶叶加工厂就位于茶林中间。走进加工厂,陈波正在带领实习生进行手工丢青。


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我们一直都是人工丢青,这样虽然耗费人力,但是杀青比较均匀、品质比较好。”

今年36岁的陈波,已有10余年的制茶经验,通过拜师学习,学得了一系列制茶技术,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精进加工工艺。为保证加工质量,他每天“驻扎”在加工现场,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摊晾时长到揉捻力度,每个环节均需“人茶合一”的精准把控。

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每天加工出来的成品,我都要亲自审评,在审评的过程中,发现加工的工艺在某个环节出现瑕疵,我第二天就会进行微调,在每一个环节用手去感知温度,用眼睛去看是否达到一定的程度,用鼻子去感知等,尽量保证后面的产品能够做到极致。”


产品好不好,除了加工环节的把控以外,源头也很重要。为了保障茶叶质量,陈波不仅对自家茶园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对周边群众的茶园也是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义务管理指导,并优价收购周边茶农的茶叶。

永安镇龙山村村民陈祥坤说:“我家自己一共种茶五、六亩,除草是用砍草机砍,都是按照有机标准,没有打过农药,正常情况下每年要卖二至三万元。”


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茶农按照我们的管理模式、采摘标准进行管理和采摘,然后卖给我,每斤价格高于市场二至三元,这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证采摘的茶叶品质,农户也愿意跟着这样做。”

一份绵长的“茶情”,一个执着的“茶梦”,一颗朴素的“茶心”。陈波凭借执着,他加工的茶叶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也因此带动了群众通过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增加收入。


采茶工人肖志容说:“已经采了一个多月了,还可以,一天一百多元,一个月有三、四千元。”

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在春茶采摘的时候人多的一天大概两百多人,每天发放的工资四至五万元,每天支出的茶青收购费用在十万元左右。”

经过十余年的打拼,目前,陈波共创建核心有机茶业生产基地500余亩,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200余户农户种茶,实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在2024年12月“贵州绿茶”产品质量推选评价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凤冈县百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说:“计划在两 到 三年开发二 至 三款新品,包括滋味、香气、口感等都异于其他茶叶,设立百壶春下面的子品牌,让客户在选择时更有辨识度,也能提高我们茶企的知名度,在我们百壶春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希望带动更多当地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来源:凤鸣高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