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年底

天津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40万,

老龄化率24.93%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

如何让天津的老人们

过上安全、健康又快乐的晚年生活?

近日

天津16区区长做客

《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

“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栏目

部分区介绍了

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方面的

新项目、新举措

一起来看↓

和平区

  • 探索市场化中高端健康养老服务与普惠性养老服务并行路径,立足“健、医、康、养、融”,盘活营口道46号原造币厂,打造集社区智慧食堂、适老化展厅、健康驿站、悉丁剧场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产业园(4000平方米)。


悉丁银发经济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 盘活吴家窑新村10段7排,打造全领域康养综合体(5700平方米),形成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养老生态圈,筹建大家第二养老社区(凯悦近4万平方米)。

  • 建设1家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全面提升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创建2家示范性老人家食堂,将明厨亮灶、集中堂食、个性化送餐、网络服务等多种功能融入现有老人家食堂;打造1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为老年人提供评估筛查、深度干预等服务。

河北区

今年,河北区将利用609地块养老设施建设河北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共分为老人家食堂、适老化产品体验享购中心、康养服务中心三部分,老人家食堂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项目均在有序施工中。

河西区

今年,河西区将新建两处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提升1处智慧养老综合体打造4处市级示范性老人家食堂。增加、扩充、7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河东区

0 1

养老服务综合体

河东区创新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统筹利用大直沽十号路春映苑与砚熙雅园两处公建配套养老设施(直线距离不足200米),面积共计2000平米,通过“社会化”“园区式”运营管理模式,引进多类型、专业化各类养老服务企业。综合体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 托养区,提供短期全托照料服务,解决家庭照护难题;

  • 日间照料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休息、康复护理、转介服务等;

  • 多功能区,集成管理服务、智慧养老平台、适老化和辅具展示中心、老人家食堂及配餐服务、居家上门服务(助浴、助医、助洁等)等功能,满足多样化需求,“一站式”解决养老服务难题。

预计投入使用后服务保障周边7000余位老年人。

0 2

老人家食堂

为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河东区高标准推进老人家食堂建设,着力打造两处“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 上杭路街老人家食堂(泰昌西里社区)


位于成林道与泰昌路交叉口,依托社会餐饮企业运营,服务覆盖上杭路、向阳楼等多个街道十余个社区,可同时容纳20余人就餐。

  • 二号桥街老人家食堂(黄岩里社区)


位于格调榴园配建,由养老综合体联动运营,同步提供助餐、送餐服务,惠及黄岩里等周边6个社区,可同时容纳30余人就餐。

两处食堂均采取“市场化运营+政府监管”模式,经营情况良好,初步实现收支平衡,为老人家食堂建设打造了河东区“样板间”。

南开区

  • 打造智慧养老综合体1个,在广开街构建集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 建设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个,营造居家式环境氛围,增进老年人认知功能康复;

  • 打造3个示范性老人家食堂,确保膳食加工制作“明厨亮灶”,食材可溯,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敬老孝老爱老氛围,打造助餐服务数量多、规模好、模式成熟的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红桥区

0 1

养老服务机构

今年,红桥区将利用坐落在铃铛阁街道的中海云麓公馆1100平米配套载体(西关大街与铃铛阁路交口的),建设集护理员培训、认知障碍照护、家庭养老床位、数字管理平台、老年日间照料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红桥区还将通过载体更新的模式,投入2100平米配套载体更新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同时通过对原有综合养老机构开展增设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专区,走进老年人家庭开展护理服务,开展健康义诊、手机课堂、防诈骗宣传的提升行动,将单纯的机构型养老向区域性、综合性服务供给转化,计划年内完成4家机构的提升,使具备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的机构达到6家

0 2

老年助餐

今年红桥区将拿出近2000平米的载体用于老年助餐服务,一二级老人家食堂将达到21家。

红桥区还将引进津门老字号“大福来”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推动助餐服务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建设。目前正在“大福来”西青道点开展试运行,该店可提供20种早餐、10余种午餐和20余种小吃供应,该店还为到店的老年人开设了专区、增加爱心套餐。今年红桥区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多增加几个连锁店。同时,还在与“饿了么”平台就开设“老年助餐专区”进行磋商,积极推动普惠性服务落地落实。

东丽区

  • 今年东丽区将在华明街明颂社区、仰润轩社区,新立街金域华府社区新建3家社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更加完善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使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普惠性服务。

  • 为持续深化老年助餐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东丽区还将对金钟街和新立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的一级老人家食堂,从明厨亮灶、食材可溯、营养可及、安全可查等方面进行提升,打造2家示范型老人家食堂,以点带面,引领全区老年人助餐品质提升。

西青区

今年,西青区计划将新建改造农村幸福院、嵌入式养老机构等4处养老服务设施,并提升改造2家老人家食堂,打造一处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一处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为老年人生活增添更多便利。其中,在辛口镇第六埠村建设1家村级幸福院,占地面积1569.2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81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老年人学校、康复室、保健室、休息室、活动室、餐厅、阅览室、厨房等功能。

津南区

0 1

养老服务中心

2025年,津南区计划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3家、智慧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家,打造示范性老人家食堂2家,预计年底前建成。

  • 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北闸口镇,建筑总面积1497平方米,可为社区内及周边老年群体提供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健康监测、文娱活动、智能助老设备体验等服务项目,建成后全区将实现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 新建3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分别为咸水沽镇荣辉园托老所公建、辛庄镇万橡馨苑托老所公建、双林街理想城托老所,建筑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

  • 智慧型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小站镇,依托津南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致力于打造集智慧化、信息化、便捷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场景。

0 2

老人家食堂

同时,在双新街和海棠街打造示范性老人家食堂2家,实现明厨亮灶、集中食堂、个性化送餐、网络服务等功能,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

北辰区

2025年北辰区计划建成1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家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精准化照护服务,打造科技赋能新场景;新建4家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打造2家示范性老人家食堂。


编辑 | 陈彤 霍然 马媛 韩振 马瑞 程婷 顾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