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现象:越是穷人,越是秉持“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观念。

这种“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观念,难道不对吗?

对,也不对。对在于,高质量的朋友多了,确实就有出路了;不对在于,低质量的朋友多了,也许自己也会被拖累。

可见,“朋友”这个概念,不能笼统来看,而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高质量的朋友,是一回事;低质量的朋友,是另外一回事。穷人,难道可以交往到高质量的朋友?那是做不到的。

社交真相:穷人拼了命社交,依旧贫穷;富人不用社交,自然有人讨好奉承他们。



02

穷人的社交,基本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穷人的社交,会谈论什么内容?要么谈论家长里短,要么说别人坏话,要么各种抱怨,就没有其他的内容了。

谈论家长里短,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只会让自己的眼界、心胸,更加狭隘。

天天说别人的坏话,嚼舌根,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只会让自己更加抱怨、愤怒,活成怨妇的模样。

难道说,穷人的社交,就没有其他内容了吗?没有其他的内容了。

穷人,赚不到钱,就不可能谈论赚钱的内容;穷人,没有社会地位,就不可能谈论如何做生意,捞大钱,去跨越阶层。

也就是说,穷人的社交,就是一个“穷穷抱团”的“泥潭”。除了让双方愈陷愈深,就没有什么好结果了。



03

富人的社交,不谈感情,只注重利益的合作和交易。

富人需要社交吗?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富人的字典里边,没有“社交”二字,只有“利益”二字。

做生意,需要跟别人合作。这,并不是社交,而是“利益满足”。你满足我的利益,我也满足你的利益,大家都各取所需。

争夺权势,需要跟别人合作。这,并不是社交,而是“相互利用”。你在利用我,我也在利用你,双方相互利用,相互获益。

一旦利益无法满足,双方也无法获益,就会立马从合作伙伴,分裂成仇人。

正如《黑冰》中所言,人是一个多变的复杂函数,昨天有可能是同阵营的盟友,今天就有可能沦为敌人。

富人跟穷人不一样,他们不相信感情,不相信关系,只相信赤裸裸的利益交易。



04

穷人再社交,也没有人喜欢他们;富人不社交,也有人来奉承他们。

有道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人穷,哪怕身处于闹市,也没有人会认识你;人富,哪怕身处于深山老林,也有人会登门拜访,阿谀奉承。

如果不相信,那就看宴会的时候,别人第一时间会向有钱人敬酒,而不会向没钱人敬酒。或者说,别人根本不会在乎没钱人的死活。

看看“同学聚会”就知道了。

你是老板,肯定是坐主桌,以及C位的。他是底层打工人,肯定是坐偏桌,以及角落位置的。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拜高踩低”。不论你是否接受,“拜高踩低”都是真实存在的。

人性,本质上就是“慕强”的。谁都敬畏富人,可又有谁会在乎穷人呢?



05

写到最后

穷人的社交,本质上,就是在“自我安慰”——交朋友了,就有面子了。

这种把交朋友,当成有面子的心理,就是妥妥的虚荣,以及自我欺骗。

穷人不知道,自己没有钱,实力不行,哪怕再怎么交往,也只能交往到同阶层的穷人,除了相互拖累,就没有什么益处了。

反观富人,哪怕他们不去社交,也总有一堆人来阿谀奉承他们,甚至给他们送钱。

钱财权势的本身,就是一块磁石,可以吸引更多的钱财权势。

贫穷落魄的本身,就是茅坑中的石头,只能吸引更多的苍蝇虫子。

“马太效应”中的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不就是如此吗?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