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女子做了一件大事,婆婆去世后,竟然把母亲介绍给了公公,一时间流言蜚语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怒斥:“这就是伤风败俗!”



张女士早年曾遭遇过家庭不幸,还没有成长起来父亲就不幸病逝了。

父亲病逝的时候,张母的年纪还不大,改嫁没有一点问题。

再加上,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生活,也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亲戚也都支持改嫁。

但是,张母害怕改嫁之后女儿过不好,所以就打消了改嫁的念头,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抚养长大。

长大后,张女士和陈先生组建了家庭。

陈先生不仅性格好,也很会心疼人,跟张女士结婚后,夫妻俩很少因为生活琐事争吵。

另外,陈父陈母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并没有因为儿媳出身单亲家庭另眼相看。



恰恰相反,老两口对这个经历不幸的儿媳非常宠爱,跟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事事都比较迁就。

张女士在丈夫家里,也体验到了难得的温馨,无论感情还是生活过得都很舒畅。

别人眼中的婆媳问题,自从嫁入陈家之后就没有出现过,整天乐呵呵地自由自在。

但正因如此,她每次回家看到孤苦伶仃的母亲之后,心里面总不是个滋味。

没有成家前,最起码母亲身边还有她的陪伴,可是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能经常抽出时间回家看母亲,也难以常伴母亲左右。

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尤其是张女士这样的家庭,孩子对单身父母的记挂一点也不少。

很早的时候,她就想跟母亲找个伴儿,但是在母亲的反对下搁置了起来。



后来婆婆又生了病,她忙于照顾婆婆,这件事也就没有再提起过。

陈母与病魔抗争了好几年,最后还是没能挺过来,不幸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这件事对一家人的打击都很大,原本热闹的家庭瞬间变得冷清了许多,尤其是公公的变化最大。

陈父原来是个很外向的人,整天嘻嘻哈哈地有说有笑。

同时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是在家里忙碌就是出去遛弯,经常跟附近年纪相仿的老伙计们坐在一起聊天。

可是自从老伴儿病逝后,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变得特别安静,也不喜欢出门了。

大多数时候,他忙完家务之后,就坐在痴痴地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女士和丈夫害怕这样下去,公公再出点什么事儿,经常变着花样逗老爷子开心,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女士跟公公闲聊的时候,就提出给公公再找个老伴儿。



谁知,公公听了这句话后,反应显得很是平淡,摇了摇头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不用那么麻烦了,算了!”

虽然陈父拒绝了这个提议,但张女士也能看出来,公公还是有些心动的。

毕竟“少年夫妻老来伴”,谁到晚年的时候不想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呢?最起码有个照应、闲来无事说说话也是好的。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张女士突然脑洞大开,竟然想要把自己的母亲介绍给公公。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的时候,沈先生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虽然他也想给父亲找个老伴儿,但也从来没想过把丈母娘接到家里来,再说亲家变夫妻这样的事以前也没有听说过,弱弱地问道:“这样合适吗?”



张女士坦然地回答道:“怎么不合适?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难道还能过差了不成?”

小两口在这件事情上统一了思想后,便进行了分工,张女士去做母亲的工作,陈先生却游说父亲。

张母和陈父本来都不同意,原因无他,两人走到一起容易招闲话。

他们都老了,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可关键这种事传开了之后,容易让孩子们脸上挂不住。

可是小两口都已经打定主意了,一个劲儿地把两人往一块撮合,都表示:“你们交往一下试试,真不行也不会强求。”

就这样,张母和陈父决定交往一下试试,没承想两人还挺合得来,无论性格什么的都挺对脾气。

于是,张女士和陈先生就为两人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年过半百的两位老人算是正式走到了一起。



果不其然,人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瞬间就炸了锅,说得什么都有,甚至连“伤风败俗”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可是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张母和陈父走到一起,究竟“伤”在哪里?又“败”在哪里?

难道就因为张女士和陈先生是夫妻,张母和陈父就不能往一块走?有这样的道理吗?

单身、结婚、离婚、丧偶,不管在哪个阶段,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要幸福开心,那就足够了,不是吗?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