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长假,对于高校学生群体而言,或许迎来了一个额外的好消息。

5月1日,B站开启了第四届纪录片开放周,五一假期期间,对外免费开放3400部纪录片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开放周活动,B站首次跟全国各大高校深度合作,有意进一步将纪录片送进学生群体的视野。

B站首批联合了52所高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开启“上B站看纪录片抵学分”活动。合作院校在读学生,可观看院校“第二课堂”指定的纪录片作品,累计观看时长,依据各院校具体考核依据,兑换第二课堂学分。


目前各高校指定可兑换学分的B站纪录片达到39部,包括《生命奇观》《两岸家书》《守护解放西5》等口碑作品。 而每个学校的学分兑换情况并不相同。 据了解,这次活动有的高校1小时观看时长,可兑换5个第二课堂学分。


这无疑给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更加符合假期氛围的学习选择。 就像名师李永乐说的,“学习”不是专指苦读,而是一种沉浸、专注的状态。 五一放松之余,同样是刷视频,也可以是看纪录片这样优质的长内容。 B站的这个活动,寓教于乐,观看纪录片的同时,学分也到手了。


实际上,各大高校设立第二课堂并不稀奇。 随着国内教育需求与理念的变化,各类院校都是试图在常规课堂教学之外,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创新创业等各类活动学习。

B站与高校之间,看纪录片抵学分的合作,特别之处在于,是将纪录片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场内容平台与高等学府的通力合作,可以理解为,有意向学生群体释放信息,在学习生活的实用性上,观看纪录片,与你参加学术竞赛、志愿服务等一样重要。B站上的优质内容,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


而从更广义的角度,纪录片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优质长叙事内容的代表,拥有其他影像媒介不具备的真实性与即时性。 在信息碎片化、低质化的时代,观看纪录片意味着人们对高质量内容、知识性内容的渴求。 这场合作,也像是对年轻一代的一个提示: 信息纷杂,应该为给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留下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就不难理解这场合作为何能达成。

B站是国内年轻群体默认的“学习平台”,坚持以优质长内容为核心的视频平台。纪录片是它知识性内容的代表。希望更多人能关注优质长内容,基本算作B站的夙愿之一。

而各大高校,未尝不希望学子们能从如今碎片、低质的信息洪流里脱身。“脑腐”已经是全球面临的问题。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纪录片正是他们能有效对抗低质碎片信息的一种媒介形态。

这种形式,也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在B站的纪录片兑换学分的活动页面下,用户纷纷艾特自己的学校,“你看着办”。《生命奇观》等热门纪录片作品之下,也已经有一批学生开始积累学时。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翁汉俊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罗祎 崔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