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4月30日,河北省高阳县宏润中学组织师生以“步行5公里”绿色方式,走进颛顼公园,以颛顼故都历史脉络“立体教科书”,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涉及语文、历史、美术等11个学科的研学任务下发到师生手中,指引1300名师生沉浸式感受家乡文化底蕴。
十二时辰文化柱展区古意盎然,十二根雕纹石柱依次排列,每根柱身镌刻着对应时辰的名称、相关诗词。学生们分组研读柱上铭文,对比现代时间管理方式,讨论“卯时晨读”“申时工毕”等传统作息背后的科学内涵。汉白玉日晷台前,研学活动迎来高潮。这座按古法复原的赤道式日晷,晷针在阳光下投下清晰的影子,正指向“辰时”刻度。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围拢在一起,不时伸手比量影子长度,现场感受“立竿见影”计时原理。
古建筑颛顼阁前,飞檐翘角上的脊兽在蓝天下格外生动,几名学生用画笔在画板上勾勒、渲染。“凤鸟司历”祥瑞图案,榫卯结构木质窗棂,远处绵延的潴龙河道,一一呈现在画作之上,传统建筑之美与历史时空在此刻重叠。美术老师郭彦芬对学生说:“《史记》记载,颛顼裁时以象天,养材以任地,我们祖先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随着老师解说,画笔变得更加灵活,青春的身影与淡淡的夏意融为一体。
高阳县教体局副局长高满意称,高阳县坚持深挖“颛顼故都”“纺织之乡”“北方昆曲发源地”等三大文化名片底蕴,点亮中小学生思政研学底色,以本土文化为魂,以实践育人为体,让“行走的思政课”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杨瀰、王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