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真的非常“卷”,我们小区甚至还有一个“3岁前宝宝鸡娃群”,专门讨论如何从小将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家长们深知现在社会竞争之激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是“没出息”的那批人。

因此,他们从孩子出生后,就花很多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从早教开始,再到托班,各式各样的培训班……


辰辰的妈妈就是“鸡娃”大军中的一员,她在孩子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了早教班,现在孩子两周岁,她已经让孩子去上了全天制的托班。

在她的教育理念中,现在的孩子教育就等同于“砸钱”,父母只需要赚钱,就能让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原以为孩子会按照她期望的那样长大,但是上托班没几天,辰辰妈妈就接受到了老师的多次“投诉”。

老师告诉辰辰妈妈,孩子上课的时候根本坐不住,还会去攻击别的孩子,用玩具打别的孩子,情绪非常不稳定。

一向来对自己的教育非常有自信的辰辰妈妈,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负面评价,一下子难以接受。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反思孩子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而是问老师:“我儿子这种情况,需要报什么班吗?”

听到辰辰妈妈的话,老师连连摇头,她觉得孩子的问题不是出在上课上少了,而是出在家庭教育中。

老师的直言不讳,让辰辰妈既羞愧又尴尬,她一直规划着孩子的教育,却忽视了家庭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


都说“三岁看老”,辰辰还只有2周岁,像他这种情况,家长如果尽早干预,还能改变孩子。

我们这代父母,小时候很多都是被“顺便带大”的一群孩子,在我们父母的观念里面,养孩子就等于把孩子喂饱,他们不会去观察我们的幼年时的表现,不会去干预我们的成长,哪怕我们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

当我们这代人变成父母,我们会更注重孩子幼年时的“精神养育”,想要让孩子拥有一个能够治愈他一生的童年是我们的追求。

虽然我们中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觉悟,但是落到现实中,很多人却迷茫了,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有太多的父母像辰辰妈妈一样,把教育等同于“砸钱”给孩子上各式各样的课程。

但其实想要孩子有出息,长大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父母对孩子自身表现的关注必不可少。

有些孩子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一些缺点,如果父母不及时将其纠正过来,很容易影响孩子一辈子。


那些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小时候往往有3个特征,父母要及时干预

一、情绪不稳定,容易暴怒

有些孩子情绪非常不稳定,他们很容易暴怒,有的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攻击性行为。

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有这种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加重视。

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孩子如果情绪管理出问题,这对于孩子长大后的事业、婚姻都会有一种直接的“危害”。

孩子是父母情绪的镜子,想要孩子情绪稳定,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在处理问题,遇到矛盾时候的情绪反应。

二、专注能力差,时常分心

那些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其中专注力强是他们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这些专注力强的孩子,吸收与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强,自主去学习、探索时的欲望也更强。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幼年时期常常分心,无论是吃饭还是玩玩具,亦或是读绘本都没法专注,那么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起来。

首先,自己不能借着教育孩子的借口去打扰孩子,然后再给孩子做一些增强专注力的“刻意训练”等。

孩子如果专注力不行,无论你砸多少钱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面,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畏难情绪高,缺乏勇气

有些孩子胆子似乎特别小,他们害怕去尝试,害怕失败,习惯于蜷缩在自己的小小的“舒适圈”中。这些孩子缺乏勇气,对大人的依赖程度高,事事都求助于别人。

这些畏难情绪高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容易成为那些“没出息”的孩子,他们满足现状,不求改变,眼界狭隘,不思进取。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表现出了这种特征,你一定要及时地去发现,去改变孩子。

这些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对事情的结果会特别看重,生怕自己吃亏,生怕自己失败,生怕自己被父母数落。

正是因为有这种种的害怕,他们就宁愿不去尝试,不去体验,放弃了很多进步的机会。

孩子有一点畏难情绪,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的畏难情绪强烈,父母们要积极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在引导的过程中,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结果”也要更加“佛系”,淡然一些。


结语

我们这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重视教育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走进一种“砸钱”教育孩子的误区。

很多时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能够关注到孩子的种种不足,能够及时干预,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一味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还得多关注孩子的本身。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