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伴侣缺乏感恩、感激,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在许多伴侣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和关心毫无感激之情,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现象不仅让付出的一方感到疲惫和失落,也让关系逐渐陷入停滞和疏离。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尝试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伴侣的内心世界。

伴侣对付出的毫无感激:一种令人困扰的现象

当一方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时,这种关系往往会让付出的一方感到疲惫和无助。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我的努力和关心总是不被认可?为什么ta从来不感谢我?”而另一方面,似乎“理所当然”的伴侣并非完全没有情感,然而,他们的情感表达却往往停留在一种“默认”的状态中,缺乏对伴侣付出的认可和感激。

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具体的行为,比如不说“谢谢”或忽视对方的努力,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伴侣对关系中情感需求的逃避。他们可能通过一种潜意识的方式,就将伴侣的付出视为一种必然,甚至将其合理化为“应该”的事情。



防御机制:伴侣为何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伴侣将一切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的核心在于,伴侣试图逃避对依赖他人的需求。他们可能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依赖对方,但由于对“依赖”产生羞耻感或恐惧,他们选择通过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情感需求。

具体来说,伴侣可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逃避这种脆弱感:否认合理化

  1. 否认
    当伴侣将“一切都是应该的”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否认自己对关系的依赖需求。通过这种否认,他们可以避免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感。例如,当你为伴侣付出时,他们可能会说:“这不算什么,应该的”,从而将你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而不是一种值得感激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句潜台词:“如果我感谢你,就等于我承认自己需要你,而这是危险的。”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让自己远离对依赖的情感。
  2. 合理化
    伴侣可能会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情感需求。例如,他们可能会认为:“既然我们是伴侣,ta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合理化的态度不仅忽略了你的情感投入,也让他们避免了对自己依赖他人的真实感受的面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