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5月1日,榆林的广袤田野间,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在春播入种和抗旱保粮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的指导下,农民抢抓农时,翻耕土地、播种育苗,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人影穿梭,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
自春播以来,全市气温偏高、有效降雨偏少,部分区域土壤墒情出现不足,对春播入种造成一定影响。面对持续少雨干旱天气对春耕生产带来的严峻挑战,榆林迅速行动、科学部署,举全市之力开展抗旱保粮工作,全力抓好春播入种,减轻灾害损失,推动全年农业生产稳定。
榆林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供电公司成立12支市级春播入种和抗旱保粮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在“五一”期间对12县市区集中开展服务指导工作,抢抓农时,全力推动春播入种,打牢粮食稳产丰产基础。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抢抓农时,周密部署,扎实有序做好春播各项工作,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奠定基础。突出抓好抗旱保粮工作,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积极开展旱情、灾情监测,加强水源调配,备足浇灌设施,全力以赴造墒保播、抗旱抢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横向政策衔接和工作协同、纵向任务联动和业务指导,切实形成闭环责任链条和最大工作合力。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定期发布榆林市土壤墒情简报,指导春播工作。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当前全市大部分温度适宜,应抓住有利天气加快马铃薯、玉米的播种,确保春播顺利开展。墒情偏差地区应加强人工保墒增墒措施,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干旱较重地区应加强农田灌溉,增加底墒,为后面大面积播种提供良好的墒情条件。另外,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大风沙尘天气频发,需密切关注墒情和天气变化,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措施。
“结合我市农情气候和农作物生育节点,我们将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按照‘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节约地下水’的思路,坚持‘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全力做好2025年全市农业抗旱保粮工作,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宫向华说。
记者 王红霞 韩飞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谢婷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