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来袭,中医急救有妙法。张小中主任强调,需根据眩晕的不同类型,辨证施术,方能保平安。
肝阳上亢型眩晕急救:此类眩晕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急躁易怒,多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所致。急救时,可按压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为肝经原穴,能疏泄肝气、平肝潜阳。按压时,用拇指指腹点按,力度由轻到重,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5分钟。
痰湿中阻型眩晕急救:痰湿中阻型眩晕表现为头晕头重、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多因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急救时,可按摩中脘穴(肚脐上4寸),中脘为胃之募穴,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用掌心顺时针按摩中脘穴,每次按摩5-10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气血亏虚型眩晕急救:气血亏虚型眩晕表现为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多因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所致。急救时,可艾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气海穴(脐下1.5寸),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气海为元气之海,能益气助阳、调经固精。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此外,日常可食用红枣桂圆粥,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二者煮粥食用,可气血双补,改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