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张丽俊说:
“会反省和不会反省的人,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倘若不懂得自省,就像笼中困兽一样,固步自封,自断前程。
可倘若懂得自我反省,那无疑就是让自己如同鸟儿长了一双翅膀,天高任鸟飞。
最终,让自己从现实当中破笼而出,真正找到了更好的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世上最难的事,是战胜自己。”
人到中年,要敢于寻找自身的问题,面对自己的问题,以及解决自己的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靠自己,真正取得成长,也真正能够看见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强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不过是作茧自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不管一个人多么优秀,总有一些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和挑战。
尤其人到中年,我们可能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重担,要处理的问题也会随时增多。
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够及时找到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选择抱怨。
要知道,最让人可笑的活法就是,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却偏偏装作看不见,还恬不知耻地将问题归咎于他人身上。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人到中年,一定要戒掉抱怨的习惯,因为越是抱怨,自己的处境就越被动,最终结局就越可怜。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能够在反省自己自身问题的过程当中,快一点发现问题,然后早一点解决问题。
然后,我们才能够及时调整路径,弥补过错,让自己能够幡然醒悟。
海涅曾说: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常反省自己,不是在打压自己,而是在给自己更多的,更好地改变。
因为只有让自己不断积累正确的经验,宝贵的阅历,我们才能够慢慢积攒能力,底气。
这样下去,我们才能够通过自己的积累,行动,然后不断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格言联璧·处事类》中有言: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人到中年,我们更需要保持自律,保持积累,让自己通过长期以往的,从不更改的行动,创造。
然后,打造更多的经验,而且还是积极正确的,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
如此,让自己坚持下去,不断迭代更新,不停让自己成长,然后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人到中年,要主动找自己的问题
《格言联壁》书中写: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人到中年,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就像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样。
遇到问题,要懂得反省自己,而不是将问题归咎于他人,最终习惯了苛责他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借助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让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让自己更有目的性,更有相关性提升自身。
人到中年,更要学会反省自己,清理杂念,整理好思绪。
如此,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反省自己的过程当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对方的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平衡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说白了,人到中年,就是要让自己活得更加清醒通透,理性克制。
也只有让自己回归自我反省的状态当中,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而不是隔山打牛。
《无尽意》中有句话:
“一个人,只能往内的思考,不断自省,才可拥有向上的力量。”
只有及时察觉到个人的问题,我们才能够通过不断地反省,改变,然后避免让自己在浩渺的人生航海当中,迷失了自我。
人到中年,不要害怕面对问题,更不要担心解决问题,反而要更加勇敢,更加有底气,更加有自信地战胜问题。
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战胜自己的过程当中,真正让自己活出人生的通透和达观。
敢于承担,才能成长
傅雷曾在家书中说:
“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人到中年,要敢于付出,更要敢于面对,很多人宁愿去付出,却不敢去面对,这也是很难得到成长的。
这就像一个人但凡想要成长,就得在事情上磨练自己,要让自己从头到尾参与进去,学进去,熬进去。
最终,扛过来了,才能成长,甚至才能走向脱胎换骨的状态当中。
人到中年,危机感更强,使命感更强,责任感也应该更强,所以我们肩膀上要肩负的东西,实在太多,甚至太重。
不过,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要综合判断,更要及时幡然醒悟。
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及时止损,还能够快一点做出改变,让自己早一点迎接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