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斤重的黄金鲅上岸,“这一趟赚十来万没问题”
清晨6时,西海岸新区积米崖渔港码头进出口处,一辆辆私家车驶进驶出。沿着码头往里走,叫卖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很快,一片热闹的景象呈现在记者眼前:船员们互相“接力”用木板当“传送带”,将一筐筐海鲜运到船下,再搬到摊位上售卖;接二连三有顾客上前来询问价格,海鲜行老板们骑着三轮车、开着厢货到码头上抢“鲜”;摊主腰间别着小包叫卖着,麻利地将海鲜装袋称重,用小本子记下了一单又一单……
记者向船员打听到,很多渔船前一天晚上和今天凌晨就已经返港归岸,今早卖的是他们刚捞上来的海鲜,也是休渔前最后一船货。“我们两艘船出海,一艘船7个人,这一趟出去了半个月,今天凌晨两三点才靠岸,一直卸货到现在。”船员国上告诉记者。
在这艘船前,卖得最多的当属鲅鱼。塑料筐里装着冰块,鲅鱼的头埋在冰块里,燕子形状的尾巴露在筐外。记者大概数了一下,光鲅鱼就得有30来筐,一筐装着三四条,有的鲅鱼有大腿那么粗。国上说,“我们下的是漂网,以捕捞鲅鱼为主,还有的渔船下低网,那捕捞的种类就多了。捞到鲅鱼就算是好货了,现在价格是35元一斤。”
有一个塑料筐里装的鲅鱼略有不同,这种鲅鱼的鱼鳍边缘呈金黄色,一位顾客告诉记者这叫“黄金鲅”。
“这黄金鲅多少钱一斤?”一位顾客拿起一条黄金鲅问,长度比他的小臂还长。
“10块钱一斤,你要8块给你了。”摊主答。
这位顾客和摊主一再讲价,磨了好一会儿,最后以4元一斤的价格成交。摊主给称了下重量,整整19斤!“这一条大黄金鲅花了76元,便宜!”顾客乐滋滋地说。
出海有时候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货,“这次出海还有比这更大更肥的鲅鱼,最大的黄金鲅有100多斤的,拎起来得到腰,很肥。鲅鱼最大的有20多斤的。捞上来差不多一两千斤海鲜,这一趟赚十来万没问题。”国上说。
多数海鲜在20-40元/斤,海鲜行300斤货一小时卖完
鲅鱼、刀鱼、黄花鱼、鼓眼鱼、舌头鱼、砺虾、对虾、八带、海螺……记者在几个摊位前转了一圈了解到,大部分海鲜的价格在20-40元/斤,鲅鱼和鼓眼鱼价格基本在35元/斤左右,舌头鱼每斤贵3元左右。八带35元/斤,砺虾20元/斤,大海螺25-30元/斤不等。刀鱼的价格不算贵,每斤12元左右,最便宜的是蛤蟆鱼,低至1元/斤。海捕大对虾相对而言较贵,价格为80元/斤。
记者看到,不少海鲜还是活蹦乱跳的。有一船刚卸下来的鳗鱼,在渔网里不停扭动身子。一个顾客买了几斤,一抓就从手里滑走,光装袋就装了很久。最后还是经验丰富的船长亲自上前,撑着塑料袋直接从渔网里倒进去,还没来得及系上袋口,就又蹦出来几条。
“这刀鱼怎么卖?”“砺虾什么价?”“便宜点吧,我多拿点!”……每个摊位前都围了一圈顾客,摊主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位摊主告诉记者,现在刀鱼的价格还算便宜,休渔之后价格会立马上涨。
“我孩子放假从济南过来看我,我到码头给他们买点新鲜刀鱼吃。你知道怎么看刀鱼的好坏,你看这些刀鱼表面在阳光底下闪闪发光,跟电镀了一层似的,这说明这刀鱼新鲜。我知道今天12点就封海了,所以我过来多买点。”住在附近的79岁的张大爷一下买了10条刀鱼。
摊主称了下说,“大爷,56块钱,您给55就行。”
“嚯,今年这鲅鱼个头真大。”顾客沈阳边看边说,“我老家是黑龙江的,在青岛定居了,就住在附近,想到码头上买点鲅鱼吃,没想到个头都这么大。”
有一位海鲜行的老板骑着三轮车来进货,一下子要了三筐鲅鱼,其中有两条大黄金鲅,一共花费了5000多元。记者了解到,他的店面就在码头外的马路边上。记者刚想多问一些问题,他却急忙启动了三轮车往店里赶。
幸运的是,记者临走时在码头外找到了他的门头。张海丰的店里,还有记者没在码头摊位上看见的海鲜,比如虾虎、螃蟹等。“这些虾虎也是我从码头上刚上的货,虾虎需要氧,所以摊主们一般不摆摊卖,都是老板们去进货买。现在虾虎售价65元一斤,虾虎一般就是9月份开海的时候便宜,去年那时候20多块钱一斤。”
记者并没有发现张海丰刚进的鲅鱼,他告诉记者,一个小时的时间他进的300多斤鲅鱼就全部卖出去了。“现在种类还多,休渔期基本上虾虎、螃蟹、海螺啥的就没有了,休渔期我们基本就是卖点养殖货,这期间不咋赚钱,主要靠开海那几个月赚钱,一年赚个八九万块钱吧。”他说。
夫出船妻卖货,“终于可以回家好好歇一歇喽!”
在码头上,记者发现卖货的大部分都是女摊主,或是男女搭配。“这其实是这一行的一个‘固定搭配’,丈夫出船,妻子卖货,我们都是这样。”56岁的船长老肖说。
老肖就是从小在渔岛上长大,从十六七岁就开始跟着叔辈们跑船,19岁就开始干上了船长,今年正好是他跑船40年。“这一趟出去了7天,还行,现在比以前轻快多了。”
“我可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刚开始那会,他一年就能在家一个多月,家里老人、孩子都是我照顾,现在我大儿子是军人,我小儿子在读研究生。”老肖媳妇眼里含着泪说。
回忆起两人相识,老肖媳妇又乐开了花,“我俩是彼此初恋,还是闪婚,认识一个月就结婚了,一辈子没吵过架。现在两个孩子大了不用我管了,我就来帮帮他卖货。”
前一天晚上,岛城刮风又下雨,这种天气对他们来说是否有影响?有的船员说,“这点风雨算什么”,有的船员说,“遇到刮风下雨我们就早点返回”。
据了解,他们将会一直卖货到中午12点左右,接下来就是漫长的4个月休渔期。在去年9月1日开海,记者也曾来过这个码头,与当时船员们紧张、激动的心情不同,现在他们明显放松悠闲了不少,船员王德强乐呵呵地说,“终于可以回家好好歇一歇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