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征程中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②
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并寄语年轻一代“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勉励大家不断干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翻开历史长卷,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份伟大事业,都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奋力拼搏与无悔付出。1925年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开篇就说:“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百年过去,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并提出殷切期望,蕴含深刻用意。不论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还是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在未来产业培育生长中大胆探索,都迫切需要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也只有充分调动起千千万万劳动者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约25万人,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构筑起产业生态的独特优势,为上海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注入澎湃动力。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这次上海考察,总书记在“模速空间”同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特别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人”的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愈发显得珍贵。当越来越多重复性、程式化工作被人工智能所代替,其余的便是不得不直面的、最为困难的部分,也是人类能够更好发挥智慧与勇气的部分。从长远来看,人的主动作为,必将推动人类文明焕发新的荣光。
今天,我们礼赞劳动者,为的是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唤起更多人对“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认同——这本身也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要知道,“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将个人奋斗与新时代历史使命相结合,沉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自身坐标,成就出彩人生。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对于一代代敬业勤业精业的劳动者,上海从来不吝鲜花掌声,主动敞开怀抱,为他们搭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干事创业舞台。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上海正推动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与此同时,持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稳步增进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福祉,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需求被关照、价值被尊重。
历史证明,奋斗者不曾辜负时代,时代也不会辜负奋斗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勇于担当,锐意创新,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投入科技创新征程中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为加快上海科创高地建设付出更多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解放日报评论:在科技创新征程中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栏目主编:简工博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