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生态。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陕西师范大学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自主研发了AI教研员系统,该系统是国内首个轻量化、低成本课堂教学质量分析系统。

为探索数智教育新路径,共筑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生态,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联合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现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征集“AI教研员联盟实验校”

一、当下学校发展面临挑战

1.教研资源供需失衡

区域专业教研员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大规模、常态化课堂诊断需求,经费有限的小规模学校更面临“教研资源短缺”与“发展需求迫切”的矛盾。

2.教学评价科学性不足

传统人工听评课依赖主观经验,缺乏客观量化标准,易导致评价模糊化、片面化,难以精准识别教学问题并提供有效改进建议。

3.课堂改进缺乏持续指引

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课后改进中,常遇到“零敲碎打”的临时建议,缺少基于真实课堂表现的长期跟踪和针对性反馈,难以形成连贯的教学优化路径。

二、“AI教研员”功能定位

为每位教师配备专业“AI教研员”,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AI实时课堂分析(如师生互动频次、提问深度)、每堂课多维度评估报告生成、个性化反馈建议及个人专业发展跟踪,帮助老师从经验教学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提升,每节课都有AI“专家级”诊断,无论是新入职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低成本、轻量化精准教研支持,推动区域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无论是乡村小规模学校还是城区大规模学校,无需额外硬件设备,均能以最低成本享受AI驱动的精准教研支持,推动区域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实现“以智提效、以数促教”的规模化提升目标。通过跨校课堂数据整合分析,AI实时生成区域教学趋势报告,精准识别共性短板与优势学科,为教育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AI教研员”使用场景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AI评估:帮助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实时监测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跟踪: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成长轨迹,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参考。

区域教育质量决策支持:为区域教育管理者提供宏观数据,辅助制定教育政策和资源分配决策。

学校定期/不定期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智能化应用于每场教研活动。

师范生职前培养:针对师范院校学生模拟课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提升上岗前个人职业水平。

四、“AI教研员”核心功能

成立了包含全国知名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邀请教育部教指委专家及全国近50余名特级教师,并通过深入研究全国、全省千余份优质课程教学视频,研讨制定了85套小学、初中语、数评价标准;4761条教师行为编码数据库;万余条语料库。为利用自然语言分析开展更精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有效反馈提供了坚实保障。

备课:“AI教学设计优化助手”

授课:“AI课堂实录”

下课:“实时AI评估”

课后:“即时反馈与成长档案”

AI数据分析:“教研协同与资源共享”

五、申报要求

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具备一定的AI技术应用基础;

组建至少3人的AI教研团队(含信息技术教师、学科骨干等);

承诺完成联盟要求的教研任务并共享成果。

六、扫码报名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