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繁荣的美国社会表象之下,一场关于医疗的危机正暗流涌动。一起震惊全美的枪击案,一部直指弊端的纪录片,将美国医疗体系的积弊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引发无数美国人的愤怒。

2024 年 12 月 4 日清晨,纽约曼哈顿街头发生的枪击案,成为揭开美国医疗体系疮疤的导火索。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子公司 CEO 布莱恩・汤普森在前往投资者会议途中,被蒙面人当街枪击,胸口中弹后不治身亡。

凶手路易吉作案后迅速逃离,警方根据监控锁定其灰色背包特征,并在现场发现三颗刻有 “delay、define、depose” 的子弹,这与批判保险公司拒付保费手段的书籍用词高度呼应,直指此次袭击的针对性。

五天后路易吉被捕,从他身上搜出的物品以及手写宣言,将他的作案动机公之于众。

他痛斥美国医疗系统,称保险公司高管是 “寄生虫”,这并非偶然的冲动之举。路易吉虽出身富裕家庭,却因亲属、自身遭遇,以及在养老院目睹众多老人因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拒保而饱受病痛折磨,对医疗保险公司深恶痛绝。

案件发生后,路易吉成为美国社交网络热搜常客,其被捕、出庭等消息持续引发关注,美国政府与司法部门力主严惩,要求判处他死刑,但因陪审团制度的限制,案件审理陷入僵局,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民众对医疗体系的强烈不满。

2007 年上映的纪录片《医疗内幕》,全方位展示了美国医疗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影片中,9・11 事件中因救援患病的消防员,因高额医疗账单求助无门,而美国政府却置之不理。

他们渴望像关塔那摩监狱中的基地组织成员那样,获得免费顶级医疗,于是导演迈克尔・摩尔带领他们前往关塔那摩监狱,这一对比鲜明的场景,直接暴露了美国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美国的医保体系看似健全,实则问题重重。政府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如 Medicare(红蓝卡)报销比例有限,Medicaid(白卡)虽专供低保户,却存在诸多限制,甚至被部分医院拒诊。

而商业保险公司负责看病报销的大头,每年美国人平均需花费 8951 美元购买商业医保,高昂的费用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即便有医保,理赔过程也困难重重。

美国医保公司为了盈利,从筛选客户到参保后的理赔,设置了层层障碍。太瘦或太胖可能被拒保;以 “既往病史” 为由拒绝赔付;用 “试验性医疗”“谨慎病史” 等借口控制医生诊断权。



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更是以 32% 的拒赔率成为 “拒赔之王”,工程师拉里因心脏病,家庭因病返贫,即便参保,也因医保公司的种种手段陷入财务绝境,这样的案例在美国数不胜数。

美国并非没有尝试过医疗改革,但每次改革都在利益集团的阻挠下失败。1993 年希拉里提出的总统健康保障法案,旨在实现全民医保,却遭到共和党以 “侵犯自由” 等荒谬理由反对,医保行业更是砸重金推动里根录制反对录像,民主党内部也因分歧而无法统一战线,最终改革失败。

医疗公司借此机会大发横财,股价飙升,议员们从中获利。奥巴马时期的医改方案,在特朗普上台后也被否决,美国医疗改革始终无法摆脱利益集团的束缚,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如今,美国医保公司的手段愈发恶劣。德州一家医保公司与商业间谍公司合作,挖掘索赔人黑料迫使其放弃索赔;药企为追求利润,分析治疗癌症商业模式,甚至创造病症推销药品,让民众陷入 “有病吃药,无病创造病吃药” 的怪圈。

在这种情况下,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许多美国人因医疗账单破产,美国虽然在医疗上投入巨大,人均寿命却不如部分发展中国家,富豪享受顶级医疗,普通民众却被医疗公司盘剥,医疗体系的不公平性达到了极致。



路易吉的极端个例,正是美国民众的不满集中爆发。美国医疗体系已被利益集团深度捆绑,改革举步维艰,马克思曾说法律应基于社会,若违背多数人利益,将成为一纸空文。

美国民众真正需要的或许是一场彻底的变革,打破利益集团的垄断,重建公平合理的医疗体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