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中国军工又甩出重磅消息!就在美军还在为F-35C着舰事故焦头烂额时,成都平原上空的三发尾焰直接划破天际——歼-36第六代战斗机第三次试飞刚落地,港媒就爆出猛料:这款无垂尾飞翼巨兽正在秘密进行航母模拟上舰测试!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三发引擎的歼-36要是真能上舰,太平洋的海空格局怕是要被中国军工按在地上摩擦!
先看这波操作有多硬核!歼-36挂着三条蓝紫色火舌直冲2.6万米高空,1.8马赫巡航就跟逛菜市场似的轻松。这货三台涡扇-15改进型发动机的推力直接干到传统战机的两倍,转弯半径比F-35小一半,美媒看了直呼“重新定义超机动性”。
更绝的是成飞团队在《航空学报》上扔出王炸论文,自曝正在研发“直接力控制系统”——用雅可比矩阵实时解算舰尾紊流干扰,硬生生把无垂尾战机的着舰误差压到厘米级。这套操作好比在台风天穿针引线,愣是让科幻电影里的星际战舰降落成了现实!
技术突破背后藏着战略大棋。歼-36的飞翼布局可不是花架子,雷达反射面积只有歼-20的十分之一,8米长的内置弹舱能塞6枚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单次出击火力顶三架歼-16。要是这玩意儿真上了福建舰,配合空警-600预警机,西太平洋1500公里内的美军航母怕是连澡都不敢洗——歼-36挂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20马赫突防速度专治各种反导牛皮癣。
舰载化的玄机更让老外肝颤。成飞论文里提到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直接把机器人技术焊进了飞控系统,这套系统能让飞行员像玩电竞似的,在航母颠簸时照样精准操控50吨的钢铁巨兽降落。
对比美军F-35C三天两头摔进海里,咱们的电磁阻拦系统早就实现100%安全回收率。更狠的是004型核动力航母的分段已在大连船厂现身,12万吨级甲板宽度飙到82米,摆明了要给歼-36这种巨无霸腾地方。
产业链碾压才是真底气。歼-36背部隆起的DSI进气道,供气效率吊打传统嘉莱特设计;等离子隐身涂层直接让雷达波绕着走;量子雷达配太赫兹探测,隔着云层都能把F-22的螺丝钉数清楚。反观美国NGAD项目还在纠结“速度与隐身孰重”,咱们的歼-36和沈飞“褐雨燕”双方案早就给出东方答案——全都要!
战略布局更显深谋远虑。按港媒爆料,歼-36上舰后作战半径直接干到3000公里,空中加油能怼到4500公里,从南海起飞能把关岛基地纳入打击范围。搭配歼-50这种双发折叠翼的“舰载刺客”,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海空战力直接翻倍——歼-50负责贴身缠斗,歼-36专打远程狙杀,无人机蜂群铺天盖地补刀,这套组合拳下来,美军“福特”级航母怕是连逃跑的油门都踩不到底!
有人嘀咕:50吨的钢铁巨兽上舰不嫌挤?嘿看看武汉“航母楼”扩建后的甲板宽度,82米的规格比“福特”级还多出4米。
更绝的是电磁弹射器能智能调节推力,20吨的无人机和50吨的歼-36轮着弹射,跟自助取餐似的流畅,这种“装备协同进化”的智慧,在山东舰研发时就已显露锋芒——当美国还在纠结蒸汽弹射的维护成本,咱们的电磁弹射故障间隔直接干到3000次起步!
这波操作最扎心的还不是技术,而是研发速度,歼-20当年首飞后四个月才二次升空,歼-36愣是80天完成三次试飞,数字孪生技术把风洞实验砍掉八成。
成都周边200家碳纤维供应商、深圳5公里无人机生态圈,硬是把军事创新玩成了“军民融合”的工业流水线,美国《战区》杂志哀嚎:“中国人改进芯片的速度,比我们写PPT还快!”
说到底,歼-36要是真上了舰,改写的何止是海战规则?这玩意儿挂载的量子通信系统,能指挥无人机群玩“蜂群战术”;太赫兹探测模块,能把隐身战机照出原形,三发引擎的澎湃动力,更是给未来空天一体战埋下伏笔。
等004型核动力航母带着48架歼-36巡弋大洋,美军才会明白:21世纪的海权,早就不是甲板面积的比拼,而是工业体系与战略智慧的降维打击!
这局棋走到现在,成飞车间三班倒的灯火,风洞实验室的上万组数据,终是凝成了刺破云层的三叉戟尾焰。
当歼-36的量子雷达与航母电磁弹射完成“海天对话”,被改写的不仅是战机迭代的节奏,更是百年变局中的战略天平,下次美军再吹“自由航行”,不妨抬头看看——那掠过航母上空的飞翼阴影,正是新时代的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