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记】又访土泉流苏树王
五一前夕,又到了观赏流苏花盛景的时候,便再次来到了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土泉村,拜访这里的“流苏树王”。
流苏树,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生于山野古刹,常与松柏为邻,花期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北方可至五月初)。当其满树繁花绽放时,远看似白雪压树,近看其花冠裂片纤细秀丽,故得名“流苏树”,又名“四月雪”。
淄川土泉村这棵流苏树,据说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长的流苏古树,相传为战国时期齐桓公亲手所栽 ,至今已有两千年以上树龄。其树冠硕大,树干粗壮,四人拉手才能勉强围过来。树形之大,树龄之长,为山东之最,山东省林业厅命名其为“齐鲁千年流苏树王”。
流苏树王旁立有一座石碑,为淄博市绿化委员会于2017年所立。碑文上记载,据传此流苏树为悬羊山之战后,于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亲手所栽,距今2700年有余。
这棵流苏古树边有座山叫悬羊山,“悬羊击鼓、饿马嘶草”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传说中,当年齐国国君齐襄公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在各自从莒国和鲁国赶路回国争夺王位时,两人在这座山上有一场决战,公子小白利用智谋得胜,即位后成为后来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获胜后的齐桓公在悬羊山脚下(现土泉村)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宴请所有文武将士庆功,亲手栽下了这棵流苏树。酒酐至兴,并令所有文武将士抬来酒坛以酒代水浇灌此树。
据说,在现存的这棵流苏树东边,原来还有一棵流苏树。现存为雄树,另一棵为雌树。1940年前后,雌树被毁,仅剩雄树存活至今。
正是因为有此神圣的故事,当地村民将这颗流苏树奉为神树,倍受珍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土泉村里对这棵流苏树越来越重视了,视其为瑰宝,并成为淄川区峨庄一带的标志树木。每年的“五一”前后,更是引来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特别声明:
本网媒“生眼观景”凡是标注“原创”的作品,皆为本人原作、业经网编审核通过的原创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其版权及使用权归笔者本人所有。
近来发现有人竟然将本人原创整篇文章窃为己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别处发表,如在“网易号”已发现数次剽窃本人文章;还有人将本媒所发的图片下载,用于自己的作品。对于这些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在此特意声明:未经本人授权或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媒所发图、文用作己用!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