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岛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菲尔普斯,他打破了世界纪录!”

2012年,敦奥运会,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

菲尔普斯从水里冒出,拍打着水面,宣示着自己的胜利。



可正如茨威格的那句话:

“命运的馈赠,早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当他用不断打破世界纪录时,没人想到这是抑郁症的伏笔;

当他光辉万丈的庆祝胜利时,没人看到那背后孤独的灵魂。



直到他“衰老”的近况爆出,人们在惊讶之余,不由的发问:

究竟是什么,让 “飞鱼” 在荣耀巅峰后急速坠落?

停不下来的童年



小时候的菲尔普斯,可是周边社区出了名地“精力充沛”。

无论是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还是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跑跑跳跳。

即便是父母强令他坐下休息,那双小手也会“不甘寂寞”,左摸一下,右扯一下。



看着孩子如此“活泼”,有着儿童心理学硕士的母亲,虽然心里有所怀疑,但并没有多想。

她只当作小菲尔普斯“精力旺盛”“探索欲强”,任由他继续成长。

为了消耗精力,母亲给他报了许多体育运动。

板球、曲棍球、篮球……

她带着孩子,周转于各个训练场中间。



板球运动

对于寻常孩子而言,单训练一项,就累得够呛。

可在菲尔普斯这里,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即便一天训练内容拉满,他也不感觉到疲惫。

如此折腾下,即便是身为大人的母亲,也难以跟上孩子的脚步。



更严重的是,菲尔普斯的活泼,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

他的成绩单上,遍布着B、C的评定,甚至有几门,还亮起了“不及格”的红灯!

看着孩子身上的种种异常,母亲幡然醒悟。



在菲尔普斯9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去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

经过医生的诊断,菲尔普斯患有严重的“多动症”。

患有此症状的孩童,往往出现好动、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这也与他早期的“异常”相吻合。



面对菲尔普斯的情况,医生给出了两种建议。

一个是用精神类的药物治疗一个是以运动、情感等手段进行治疗。

菲尔普斯的母亲并不愿意过早使用药物,她决定采用运动等手段,帮助孩子恢复正常。

为此,她将目光放在游泳身上。



当时的菲尔普斯,已经在姐姐的影响下,开始尝试游泳项目。

而且母亲认为,水的阻力与乐趣,能帮助他治疗多动症。

靠着天生的活力,与母亲的支持下,他很快从一个怕水的小孩,成长为了远近闻名的“游泳天才”!

这样一匹“泳坛千里马”,也自然收获到了伯乐的目光。

伯乐识马,一骑当千



1995年,鲍勃·鲍曼任职于北巴尔的摩,一家游泳俱乐部的教练。

也就在此期间,他得知了菲尔普斯的事迹。

在一次队内比赛中,他有心观察了这个“活泼儿童”的表现。



鲍勃·鲍曼

很快,身为教练的鲍勃,就发现了菲尔普斯的闪光点!

超长的臂展、宽大的脚掌、因为长期运动,而格外出色的肺活量!

这简直就是一枚“泳池璞玉”!



待到比赛结束后,鲍勃急不可耐的找上了菲尔普斯一家。

在和他母亲达成共识后,菲尔普斯正式走上了泳坛职业道路!



为了仔细雕琢这块“璞玉”,鲍勃做出了极大胆的计划。

先是高强度的训练,锻炼了菲尔普斯强大的肺活量。

紧接着技术动作上,教练也大胆进行了调整,使得他游得更快。

日复一日的训练与研究,不仅缓解了菲尔普斯的多动症,更是推着他游泳成绩突飞猛进的发展!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终于,这匹千里马,等到了一骑绝尘的赛场!

1999年,美国少年运动会,年仅14岁的菲尔普斯,站在了一群大他许多的选手中央。

等到滴的一声,他如离弦的箭一般,窜入水中!

几个呼吸,就超过了绝大多数参赛选手!

14岁的他,用自己的实力,打破了20岁组200米蝶泳记录!



赛后,美国游泳队找到了菲尔普斯,将其纳入为正式队员。

之后,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游泳神话”。

福冈世锦赛、全美锦标赛、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

菲尔普斯水中翻飞的身影,征服了观众,更征服了同台竞技的选手!



而菲尔普斯的成绩,也足够亮眼!

雅典奥运会上,他一人拿下6金2铜,成为赛场上难见的“八奖王”!

北京奥运会上,他又一人斩获8金,创造了奥运史上金牌数量之最!

他优美的身姿,就连我国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都忍不住赞美:

“菲尔普斯,他就像是一只水中的大鸟!”



荣耀加身、奖牌满墙。

对菲尔普斯来说,奖项冠军触手可得,世界纪录抬腿就破!

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出色的运动员,却在赛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赛后的糟糕生活



在泳池里,他是“斩将夺旗”的不屈战士;

在泳池外,他却是饱受疾病困扰的可怜人。

围绕着菲尔普斯的争议,一直不断。



两次酒驾、怒喷协会、轻生传言……

菲尔普斯取得过多少成就,身上就有多少争议。

而他之所以有“晚节不保”的风险,还是与他的精神状态脱不开干系。



很早开始,菲尔普斯就遭受着抑郁症的威胁。

不过繁忙的训练与比赛,能强压精神上的威胁。

可在退役之后,他的生活被抑郁所笼罩。



菲尔普斯抑郁的原因,起源于他的家庭与教练。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是母亲将姐弟三人拉扯长大。

但长期家庭成员的缺失,让他极度渴望父爱。

以至于在比赛场上,父亲的消息都能左右他的心态。



而在教练鲍勃这里,也为菲尔普斯的抑郁埋下了祸根。

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教练长期营造了一个与社会割裂的环境。

繁重的训练任务,更是压缩了运动员的时间。

据有关人员回忆,菲尔普斯每天5点起床,光是每周游泳距离,都超过了8万米!



单调、高强度、割裂的生活,让退役后的菲尔普斯,无法适应社会与生活。

长此以往,内心的苦闷越堆越多,影响了他的生活。

不过好在,现实没有任由他走向失控的边缘。



一方面,父亲与菲尔普斯关系的缓和,带给他长辈的关注与爱。

另一方面,成家结婚的他,也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们。

每当情绪低落时,来自孩子温暖的怀抱,就是他重振精神的“能量剂”。

已为人父的菲尔普斯,有了自己牵挂与深爱的家庭!

结语



从泳池里的 “永动机” 到生活中的 “修行者”,

菲尔普斯的人生轨迹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

曾让他窒息的抑郁症,曾因训练而断裂的家庭纽带。

在他与生活的和解中,慢慢弥合、消逝。



40 岁的他或许不再拥有少年的棱角,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比金牌更珍贵的智慧:

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停歇地冲刺,而是学会在人生的深水区从容换气。

正如他在自传里写的:

“泳池教会我的最后一课,是如何优雅地浮出水面。”

愿每个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在经历了千重万重之后,依然能为自己的人生鼓掌。









部分参考资料
CBS NEWS:奥运冠军因酒后驾车被判刑
新浪体育:菲尔普斯出庭酒驾官司 律师:被判坐牢可能性不大
新浪新闻:菲尔普斯改写奥运历史
中国新闻网:菲尔普斯确定退役 力挺叶诗文称质疑“不像话”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