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东阿县新城北关生态美食文化节”活动上,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为东阿县授予“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生态区域公用品牌。授牌仪式上,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永滨授牌,东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辉接牌。东阿县获评“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生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发布20周年之际,东阿县以“两山硕果”实际行动向“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献礼,标志着东阿县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全面振兴规划》提出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乡村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促进东阿县生态美食文化产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永滨授牌 东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辉接牌)
“2025东阿县新城街道北关生态美食文化节”活动,是东阿县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致力于打造东阿美食文化IP之一,并成功拉动产业发展。4月份现场评审环节中,专家组从产业规模、产值效益、文化积淀、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资源价值转化、品牌价值收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聊城市及东阿县领导上场开幕)
对东阿县生态美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美食文化产业特色及综合经济发展布局规划、美食文化传承挖掘,特别是对东阿县黑毛驴养殖繁育基地、阿胶世界、阿胶博物馆、东阿黄河鲤鱼养殖基地、东阿酒厂“老五甑”酿酒技艺、黑驴王子特色火锅、老铜城驴肉餐饮、黄河滩渔村餐饮、洛神湖社区特色美食产业等生态食材食品美食餐饮企业IP打造等方面取得成果表示赞许。终审公告后,东阿县荣获了“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这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名片。
(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永滨发言)
于永滨在活动上发言表示,东阿县建设“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生态区域公用品牌,将极大助力东阿县生态食材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美食文化产业价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向新发力,以生态品牌激活产业新动能
东阿县是“一城山水宴,千年中国味”,阿胶养人、东阿养心的一座宜居宜人宜养的好城市,阿胶、黄河鲤鱼、黑毛驴等生态产品享誉全国。“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是立足“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实践。东阿县以生态、美食、文化为核心抢占健康美食制高点,构建从田园到舌尖上的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康养餐桌,东阿生态厨房。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讲好东阿故事,以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为切入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注重融合生态美食文化产业功能,树立生态标杆,打造东阿生态美食文化产业链新格局;研究东阿美食文化产业的数字经济应用及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生态美食文化”城市名片。
在“新”上下功夫,建议构建“东阿生态美食云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食材供应链透明化,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消费需求,让“东阿味道”借助电商、直播等新渠道走向全国。
(文化节现场)
二、向质而行,以生态价值重塑产业竞争力
生态食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优价”。东阿县已建成一定规模的符合生态标准品质的食材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应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攻关,推动“药膳同源”特色食材研发,让东阿阿胶糕、黄河鲤鱼宴等产品兼具生态价值与健康内涵。
深化三产融合,规划“生态美食文旅走廊”,建设集农耕体验、美食工坊、文化展演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品生态美食、游黄河风光、悟阿胶文化”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生态溯源管理、注重品牌升级,依托历史资源优势,深度挖掘东阿美食文化,注重品牌培育引导和文化挖掘,推动生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增值。
深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个人品牌的联育模式,推动东阿美食文化特色产品高端化、系统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动东阿生态美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加强生态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生态厨师”人才队伍,树立更多生态食材、生态餐饮、生态美食等生态品牌项目,为生态产业和生态品牌企业产品赋能。
相信在东阿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中国生态美食文化名城”生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东阿县必将打造出“畅游东阿山水、品味阿胶之乡、乐享康养之福”“游在东阿、食在东阿、养在东阿”的城市新名片,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全国县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毕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