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作为西北大将军,还是雍正身边的大红人,其地位真可谓是皇权之下第一人。
而这就让年羹尧养成孤高自傲的性格,甚至是连那位坐在龙椅上的人,都有些不放在眼里。
只不过,最后却因为斩杀一个孙嘉诚,就让自己落得一无所有,甚至是被赐死的局面。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因为什么年羹尧才会选择将孙嘉诚给砍了呢?
“孙与年,帝王权”
孙嘉诚作为朝堂上的一股清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的正直,不管对方是谁,只要犯了错,他都敢在朝堂上参他一本,哪怕对方是年羹尧。
要知道年羹尧在雍正这里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当初他登基的时候,年羹尧成功掌握住西部的兵权,帮雍正稳定了根基。
后面更是在西北平定许多战乱,立下无数的功劳,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而且两人还有大舅哥这层关系。
纵观整个朝堂之上,和雍正关系最亲密的莫过于年羹尧了,就是这样的人,他孙嘉诚同样敢参他一本。
由此可见,他的正直确实不夹杂其他东西,正是凭借着这份正直,让他成功得到雍正的赏识。
况且,年羹尧因为那些战功和荣誉加身,性格就变得有些目中无人起来了,对此,雍正就很无奈。
毕竟年羹尧还有很大的用处,并不能直接对其下手,要不然的话,容易引起他的反抗,从而引发什么不好的后果。
所以就需要人来制衡一下他,而孙嘉诚就是最佳的人选,朝堂上有他的存在,刚好能让年羹尧收敛脾性,不至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正因如此才会有孙嘉诚当朝去参年羹尧的本,只不过雍正并不因为这个,就真的去惩罚年羹尧,纯粹是以此来敲打年羹尧。
只不过,两人之间却因此结下仇恨,为后面孙嘉诚被年羹尧斩杀的事情奠定了基础。
“西北事,孙之死”
当雍正准备实行新政的时候,孙嘉诚就成为他的首选目标,然后雍正就将他派去西北推行新政。
刚好年羹尧那边也以缺人为由,想要向雍正借些人去西北,于是雍正就跟他说了孙嘉诚去西北的事情。
只不过,年羹尧就显得有些不乐意,至于原因嘛,除去两人有过过节,最重要的就是年羹尧贪污的事情。
这些年,年羹尧贪污的钱财数不胜数,自己的生活过都快比得上皇帝了,肯定是值不得去查的。
当然,如果是其他官员的话,可能会畏惧自己的强权,就算是查出来都不敢往雍正那边去报。
可孙嘉诚不一样,这家伙浑身都是胆子,最主要的就是他以前在户部任过职,有理财算账的经验。
要是让他去西北推行新政的话,那自己干的那些事,肯定会被他查出来然后再给捅出来,只不过碍于雍正,他只好应下这件事情。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年羹尧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用军令的名头来警告孙嘉诚,希望他能识趣一些。
然而,孙嘉诚可并不吃他这一套,毕竟别人害怕他的权势,可孙嘉诚头铁的很,根本就不虚他。
再然后孙嘉诚就跟着年羹尧,来到了西北推行新政,当然名义上说的是来推行新政的,可实际上还是来查账的。
毕竟西北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刚开趁着这个机会,来让孙嘉诚查一查那些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以便来减少开支。
这样一来,年羹尧就坐不住了,本来双方就有恩怨,如今更是触碰到他的底线,所以就将其给砍了。
而当这个消息传回朝堂的时候,不光是雍正非常的生气,清流那边更是群情激奋,参年羹尧的本子,是哐哐的往雍正那边送。
本来雍正还是想留年羹尧一条命的,就只是将其给贬职了而已,可架不住清流那边太过于疯狂。
哪怕到后面已经将年羹尧贬成看守城楼的小兵,依然没能熄灭他们的火气,对此雍正就十分的苦恼。
毕竟两个人之间的交情可不浅,哪怕是年羹尧有些飘了,可他还是没办法下狠心,把他给处死。
直到雍正听见张廷玉说,年羹尧贪污了四百六十万两,他就没办法在对其网开一面,直接下旨将其给赐死。
至于后面的剧情,就是李卫带着旨意,来到杭州将雍正的意思传递给年羹尧,至此属于年大将军的辉煌落幕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吧,年羹尧杀孙嘉诚的事情,跟雍正也有很大的原因,对于他来说,年羹尧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若是不对其出手,说不定哪天年羹尧的大刀就落到雍正的头上。
只不过想要对他出手的话,那必须要寻到合理的理由才行,这样才不会在朝堂上引起怨言,不会引起年羹尧的反抗。
于是这项任务就落在孙嘉诚的头上,别看他的官不大,可他为人刚正,并不会因为强权而畏惧,更何况他和年羹尧还结怨已久。
用他来当那个引子的话就刚刚好,所以就将他派去西北,名义上是推行新政,可实际上却是让年羹尧以为,他是自己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
以年羹尧孤傲自高的性格,肯定是会对他动手,就算是年羹尧没有杀了他,也能借此来敲打下他。
而结果就是年羹尧真的把他给杀了,这样一来都不用自己开头,清流那边的人就跟疯了一样,往死里奏他的折子。
再然后就是将他的职位一贬在贬,最终选择将其给赐死,至此年大将军迎来落幕,雍正成功除掉一个心头大患。
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毛病,错是年羹尧犯的,提议是清流派搞出来的,和自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日后年羹尧的那些手下记恨起来,都只会将目标放在清流的那些人身上,自己就可以独善其身了。
所以这一切都是雍正计算好的,就算是中间有什么差池,他都会出手将其给摆正过来,反正年羹尧肯定是留不得的,就拥兵自重这一条,不光是那个皇帝都接受不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