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半决赛G2北京男篮客场对阵山西的比赛中,22岁的锋线核心曾凡博遭遇重伤,在一次突破中与山西队刘传兴发生碰撞,后脑重摔在地,出现短暂呕吐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腰椎横突骨折,预计赛季报销。尽管北京队最终以106-99取胜、总比分2-0领先,但这场胜利的喜悦被伤病阴影彻底冲淡。
资深媒体人球圈赵探长爆料,曾凡博母亲在社交媒体发文,透露儿子在病床上仍心系球队:“如果是总决赛我还要打,想帮助球队拿一个冠军。”去母亲提到,曾凡博“带伤咬牙坚持了这么久”,却因伤无法与队友并肩战斗到最后一刻,言语间满是心疼与不甘。
出身篮球世家的他,父亲是篮球运动员,母亲年轻时也打过篮球,家庭基因和氛围让他从小对胜利充满渴望。本赛季,他季后赛场均贡献15分4.2篮板1.6盖帽,命中率56.3%,三分命中率43.3%,攻防两端都是北京队核心之一。“轻伤不下火线”的态度,既继承了父亲的篮球血性,也延续了母亲“永远展现积极一面”的家训。
但这也暴露了CBA年轻球员的尴尬,球队过度依赖核心,导致伤病风险激增。北京队本赛季内线轮换薄弱,范子铭等老将状态下滑,曾凡博被迫频繁顶到四号位肉搏,系列赛前已有受伤。
北京队主帅许利民本赛季的战术调整备受争议,少用方硕、翟晓川等老将,导致主力消耗过大。半决赛G2,曾凡博带伤出战14分钟高效砍下12分,正负值+13全队第二高,但第三节仍被留在场上,“死操主力”的用人策略,最终酿成重伤。
更令人愤慨的是联赛环境,导致曾凡博重伤的刘传兴,此前已有多次危险动作前科——肘击王少杰致其腰椎挫伤,但裁判始终未予严惩;纵容暴力防守的判罚尺度,无异于变相鼓励球员“用对手健康换胜利”。
作为北京队最具潜力的新星,曾凡博肩负着复兴球队的重任。本赛季球队少用丘天、范子铭等老将,全力押宝曾凡博+周琦的“新双塔”,孤注一掷的用人思路或许会让他压力倍增。
但现实总是冰冷——即便北京队晋级总决赛,曾凡博的腰椎横突骨折需休养2-3个月,或将错过今夏男篮亚洲杯。
曾凡博母亲的发声,也让我们球迷看到职业体育家庭的心酸一面,从赴美追梦到如今带伤拼杀,父母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本赛季送儿子到国家队报到时,母亲含泪送别的场景曾让球迷们感叹“像送子参军”。但当她看到儿子一次次带伤坚持时,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既为孩子的职业精神骄傲,又为他的健康揪心。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是否过度宣扬“带伤作战”的英雄叙事?当曾凡博说出“总决赛还要打”时,球队管理层和医疗组是否有责任阻止这种冒险?家庭的支持不该成为道德绑架的筹码,球员的健康更不该是战术博弈的牺牲品。
北京队如今一只脚已踏进总决赛,但失去曾凡博的他们,面对广厦的孙铭徽+胡金秋组合有多少胜算?
中国篮球若真想再次崛起,请先学会保护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