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特朗普总是把中国当作主要目标呢?
表面上说要合作,背地里却不断加税、制造麻烦。
其实,这种套路早在40年前他就用过了,当时他还不是美国总统。
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他真的没什么进步。
在上世纪80年代,特朗普还只是一个纽约的房地产开发商,就已经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激烈言论,批评日本和沙特。
他说这些国家“利用美国过日子”“赚了美国的钱却不支付保护费用”。
现在当上了总统,他的攻击重心完全转向了中国。
只要哪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出口能力强,就会成为他的靶子。
19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那时美国还在努力从越南战争的影响中恢复。
到了19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一度被认为可能超越美国。
就在那个时期,一个名叫特朗普的美国房地产商人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
他严厉批评日本和沙特,指责他们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却不愿意为这份保护付出代价。
如今,这位昔日的地产商人已经成为了美国前总统。
他不仅对中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攻势,还不断重复着40年前的老调。
只不过,那时候针对的是日本,现在变成了中国。
2017年11月,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这次访问可以说是相当成功。
中方以高规格接待了他,安排他在故宫参观,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公开场合,特朗普称赞中国,称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访问”。
仅仅半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2018年5月,中美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发表了《中美经贸联合声明》,表示不会打贸易战,并且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中国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实际的让步,比如增加购买美国产品等。
可是没过多久,特朗普就突然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双方互相加征关税,一度导致全球市场剧烈波动。
特朗普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之前的承诺,也让人们对美国的外交诚信产生了怀疑。
前面还在北京表现出友好态度,后面就在白宫宣布加税,完全没有给任何缓冲时间。
这样的行为,不仅失去了基本的国际信誉,也缺乏战略上的深思熟虑。
1980年代,特朗普还不是政治人物,而是纽约的一名房地产商人。
尽管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但他已经开始通过媒体表达对国际事务的看法。
他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报纸上刊登整版广告。
他声称日本、沙特等国家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自己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特朗普提到,美国正在保障波斯湾的安全,然而像日本和沙特这样的国家。
对波斯湾石油的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却不愿为美国的军费开支买单。
他还指出,美国多年维持巨额赤字,而这些国家则通过出口在美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观点,在今天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中再次浮现。
只是对象从日本和沙特,换成了中国和欧洲。
他反复指责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在制造业、科技、能源等领域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早在几十年前,特朗普就认识到,能源是一个国家工业命脉的核心。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
而这些石油大多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航道和苏伊士运河等关键通道。
美国长期在中东驻军,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地区秩序,更多是为了控制这些重要的海上通道。
美军在波斯湾保持常年军事存在,并经常巡逻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在也门问题上支持打击胡塞武装,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确保红海航道的稳定。
以色列则一直密切监控苏伊士运河的情况。
掌控这些通道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一旦有需要,美国可以通过干扰石油运输,对中国以及其他工业国家的能源供应施加压力。
因此,中国近年来加强与伊朗的合作、支持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与埃及进行联合军演,都是为了保障自身的能源通道安全。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特朗普的国际观念几乎没有太大改变。
他的核心逻辑是:谁从我这里获利,谁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1980年代,日本因为向美国出口过多产品、占据美国市场,被特朗普视为“搭便车”。
沙特因为没有支付足够的军事费用,也被他谴责。如今,他对中国的说法如出一辙:
中国借助美国市场崛起,中国存在不公平竞争,中国不保护知识产权。
这些话我们几乎每年都能听到,甚至每场演讲都会出现类似的内容。
1985年,美国牵头与日本、法国、德国等签署《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以此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
结果,日本被迫接受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受阻,随后陷入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
特朗普上任后,多次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
2019年,美国财政部一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虽然几个月后撤销了这一指控,但其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想迫使中国像当年的日本一样,让人民币快速升值,从而削弱中国出口的竞争优势。
中国经济更加独立,金融体系更加稳固,对外依赖也更加分散。
因此,简单套用《广场协议》的模式,已经难以奏效。
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特朗普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策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他依然坚持认为美国吃了亏,依然觉得别人靠美国发展就是不公平。
不过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日本。
这正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特朗普,实际上是为中国崛起提供了一个意外的助推力。
他的强硬态度反而让中国更早认识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加快了自主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