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签署两大重要协议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历经数月紧张谈判和最后一刻的争论,美乌矿产协议的“靴子”终于落地。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共同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这将让美国优先获得乌克兰矿产的使用权,并吸引全球投资,推动乌克兰重建。
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双方有何考量?又向外界释放哪些信号?
协议要点扫描
在华盛顿,乌克兰官员和亲乌克兰人士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双方达成的矿产协议比最初提出的版本好得多。”美国前驻基辅大使泰勒称,美国人采纳了乌克兰人的很多建议。
根据乌方公布的信息,协议主要内容为,两国将共同创建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吸引全球投资,用于自然资源和油气开采等项目,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或加工项目。
协议对双方权利与义务作出较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所有权:乌克兰领土和领海内的所有资源均为乌克兰所有,乌克兰政府有权自主决定资源开采地点。乌地下矿产、国有企业同样归乌克兰所有。
2.控制权:乌克兰与美国将按50:50的比例共同管理和参与该基金,双方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将共同确定资金投向的具体项目。
3.资金来源:主要由乌克兰出售国有资源开发使用权所得收入填充,即关键材料及油气领域项目新许可证资金的50%。
4.收入分配:在最初10年里,该基金的利润和收入不会分配,专门用于投资乌克兰的新项目或修复项目。之后“利润可在合作伙伴之间分配”。
5.美国支持: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向基金提供支持,以吸引来自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的投资与技术转让。
美国可以向该基金提供捐款;也可以提供新的援助——如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
6.无债务负担:协议未提及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其实施将通过平等合作与投资提升两国经济潜力。
4月30日,美乌签署矿产协议 美国财政部X平台账号
深远战略意义
这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成功推动的重要合作协议之一,被视为特朗普政府重启对乌关系的关键举措。
不过,其谈判过程历经波折且充满争议。
早在去年6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就开始公开谈论乌克兰矿产资源对西方的重要性及美乌联合开发的可能性。
这一想法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采纳。他在去年9月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会面时提议美国获得乌克兰自然资源的经济股份,作为建立新型经济伙伴关系的起点。
据乌克兰媒体介绍,乌克兰拥有约2万个已知矿床,涵盖117种矿产,其矿产资源占地球资源总量的5%左右。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一度“狮子大开口”,认为乌克兰矿产收入应该是美国对乌巨额军援的补偿金。遭到乌克兰舆论反弹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改进版”协议草案。
今年2月底,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特朗普发生激烈争吵。协议签署失败,乌克兰代表团被迫离开。
图为泽连斯基和特朗普 资料图
直到4月中旬,突然传出消息称,美国已放宽协议条款,双方随后签署了备忘录。
外界认为,历经谈判和争吵,上述协议是双方围绕资源控制和地缘政治的博弈和妥协。
从乌克兰方面看,它依赖西方援助对抗俄罗斯,处于弱势地位,但展现出灵活和坚持,拿到一份看似“平等”的协议。
表面上,协议确实取消了美国此前对乌克兰提出的偿还军事援助的要求。乌方官员强调,乌克兰对美国不承担任何债务义务。这是两国漫长谈判中的关键点,表明美乌建设性合作的可能性。
但就在协议签署前夕,特朗普30日重申,美国应该为向基辅提供的援助获得回报,因此才努力争取就乌克兰丰富的稀土矿藏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并未向乌克兰提供任何具体的安全保障。这是乌方寻求签署协议的最初目标之一。如今,这一愿望落空了。
尽管乌第一副总理斯维里登科指出,协议规定美国向该基金捐款,还可能提供新的援助,如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但美国没有直接回应。协议仅在第10条泛泛提及“支持乌克兰获得持久和平”。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协议似乎重新打开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大门。
就在协议签署次日,乌克兰方面5月1日称,特朗普政府已通知国会,打算允许通过直接商业销售向乌克兰出口价值5000万美元的国防产品。这是特朗普上任100多天来首次向乌克兰颁发的军售许可证。
从美国方面看,协议是其对乌克兰从单纯军援转向经济资源捆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来,特朗普试图推动这项协议,以兑现“美国优先”承诺,凸显对乌援助的“经济回报”。
二来,美国试图通过协议获取对高科技产业和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的开发特权。
三来,协议还可能为美国长期介入乌克兰经济重建提供制度框架。
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矿产协议表明“美国在乌克兰拥有经济利益”,这是向俄罗斯领导层发出的信号,也是向美国人民发出的信号。
舆论认为,协议被视为乌克兰争取西方支持的筹码,将有助于鼓舞乌克兰民众的士气。不过,部分条款仍存在诸多争议,不仅未来执行充满不确定性,还会加剧地区局势的复杂性。
首先,协议将军事援助与资源获取挂钩,涉及的部分资源开发可能加剧与俄罗斯的领土争议,并引发道德和地缘政治方面的担忧。
其次,美国通过基金控制资源收益的分配权,并限制乌克兰向“特定国家”出售其资源,实际是对乌克兰主权的潜在威胁,不平等且具有剥削性。此举可能招致欧洲盟友的批评和质疑。
有评论称,与其说是“平等”协议,不如说是美国发射的外交“糖衣炮弹”。
再次,协议仅为框架性文件,具体执行细节仍需后续谈判,且需乌克兰立法机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乌克兰的未来政府也可能废除该协议,这会让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美乌矿产协议“靴子”落地:乌克兰真能“松一口气”?》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