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百姓苦其久矣。

周文王于西岐起兵,在姜子牙的帮助下起兵对抗商朝,并且在牧野之战中大获全胜,攻破了商朝都城的朝歌,商朝就此灭亡。

现如今,西岐已经成为了周朝的代名词,朝歌也成为了商朝的象征,那么这两个地方现在在哪儿呢?

周族的老家其实本不是西岐,而是一个叫作豳( bīn)的地方,周族的人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公亶父担任首领时,豳地被西戎发现,成为了西戎蛮夷的目标,经常被这些蛮夷之人劫掠。

当时的周族并不强大,完全不是这些强盗的对手,他们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为了再被劫掠,公亶父决定带领部落的人离开老家,去一个更好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便是岐山之北的周原。

来到周原之后,周族拥有了更好的土地,而且这里还没有西戎的骚扰,周族很快便发展起来,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部落了。



公亶父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季历继承了首领之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厉害。

季历在位期间,他不仅带着周族的人民快速发展,还出兵进攻西戎,成功赶走了这些蛮夷,占领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为周族死去的人报了仇。



但是季历和周族的发展过于迅速,惊动了朝廷里的人,这些人对于周族十分忌惮。

于是,几位大臣便一起向商王文丁进言,请求他能限制周族的发展。因此,文丁以封侯为由,将季历请到了皇宫之中。

一开始的时候,季历并不认为商王会杀了自己,于是他便放心大胆地来了。



不久之后,季历到达了殷墟,拜见了商王文丁。

殷墟便是商朝当时的首都,其实商朝的首都一直都是这里,至于为什么说朝歌才是商朝首都,一会儿我们再说。

文丁见到季历之后,对于他驱逐西戎的功绩大加赞扬,并将其封为“周西伯”以资奖励。



季历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汇报之后,就打算离开殷都,返回自己的部族去。

但是文丁却将其拦了下来,让他在这边玩几天再回去。

虽然季历点担心周族的子民,但是他也不好拒绝文丁的邀请,于是便留下来玩了几天。



其实文丁也不是真的想带着季历参观殷都,他只是还没想好用什么理由杀掉季历。

季历在文丁身边待了好几个月,文丁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一开始的尊敬,慢慢地变成了厌烦,虽然季历也曾多次提出离开,但是文丁却并不想让他走。



最终,文丁还是用一个很随便的理由就把季历杀了,并且还装模作样地表示很遗憾。

文丁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又将季历的儿子封为了西伯,而人们称其为“西伯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姬昌即位之后,沿着父亲和爷爷的道路继续前进,使得周族更加强大。



周族的强大吸引来了很多高人,有许多有能之士前来投奔周族,他们甘愿成为姬昌的手下。其中便包括了作为军师的“姜尚”。

姬昌在位期间十分重视百姓,轻徭薄赋已经成了周族的日常,一切其他方面的仁政也是姬昌的拿手好戏。



“仁政”便是姬昌担任首领时的一个关键词,只有“仁”方可聚民心。

商纣王即位之后,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完全不理政事,导致商朝的百姓不愿意再效忠于商朝。

而周族已经靠着仁政有了很大名气,百姓纷纷逃往了周原,投奔了姬昌的周族。



商纣王此时还浑然不知,他还在与爱妃妲己玩乐。

妲己平时不爱笑,但是一看到有人受苦就会笑,为了让妲己高兴,商纣王发明了一种名为“炮烙”的刑

想必大家都知道炮烙的威力,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种刑罚实在有点残忍。



自从炮烙问世之后,商纣王便一直用这招来取悦妲己,就算是没有犯错的百姓,也会被纣王拉去行刑。

姬昌知道这些事后非常悲伤,为了拯救百姓,姬昌主动找纣王,希望能用一块土地禁止炮烙这个刑罚。



姬昌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献给了纣王,希望纣王以后不要再使用炮烙了。

纣王很高兴,马上就答应了姬昌的要求,不再使用炮烙。

但是等纣王占领那块土地之后,他又想出了别的惩罚,百姓还是受苦受难。



但是姬昌废除炮烙这件事很出名,有更多的百姓知道了姬昌之名,纷纷前来投奔。

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商朝朝廷的不满,有不少人建议纣王杀掉姬昌。

纣王觉得姬昌确实有问题,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但是并没有杀他。



众人为了救出姬昌,寻找了很多美女和宝物送给纣王。

纣王也是个实诚人,他看到有这么多好处之后,马上就把姬昌给放了,而且他还说了一句:“只要有美女就够了,不用送来这么多宝物。”

纣王收下这些宝物后很高兴,反手又赐给姬昌“弓矢斧钺”,姬昌更厉害了。



在众人的帮助下,姬昌返回岐山,继续秘密发展,此时有两个小国之间发生了矛盾,两位国君吵得不可开交,他们听说姬昌有本事,于是便来到周国请姬昌给他们评评理。

但是他们刚一来到周国,马上就被震惊了,他们被周国的气氛给吓了一跳。



人家周国的人,就算是只是一些小孩,也是谦虚有礼,从不争夺,这两个争来抢去的国君见到这番景象,羞愧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从此之后,姬昌不但是纣王眼中的功臣、百姓眼中的明君,还成为了诸侯之间的领军人物,道德标杆,有很多诸侯脱离商朝投奔周国。



而此时的商纣王还浑然不知,其实商朝的国都一直以来都是殷墟。

但是商纣王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又修建了很多的离宫别苑,将原来的殷都扩大了很多倍,殷都已经无法形容这座城市了,因此人们便给这里起了一个新名字——朝歌。



朝歌的意思就是,每天上朝的时候,都能听到里面在唱歌。

其实这里的正式叫法应该是“商墟”,与“殷墟”相对应,但是人们都觉得“朝歌”这个名字更贴合实际,因此朝歌这个名字流传得更广。

而周国那边,岐山虽然是周族崛起之地,但是此处也并非一直是国都。



周文王在位时期,就曾将国都迁至渭水平原,这里的国都叫“丰京”。

周武王成功伐商之后,又将国都迁至西安,这边叫“镐京”。

西周灭亡之后,周天子东迁,又跑到洛邑地建立了东周,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



总的来说,周朝的崛起之地“西岐”,其实就在岐山的旁边,岐山就在岐山县,因此西岐也就在当今的岐山县。

而商朝国都朝歌,只是将殷墟扩建了一下,因此朝歌遗迹还在殷墟,而殷墟就在现如今的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区,而朝歌就在不远处的河南省鹤壁市的淇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