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15岁的香港男孩用一场简单的旅行,意外地开启了一场“网络世代大战”。
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小哥哥上周五(4月11日)人生第一次搭上飞往日本大阪的航班,怀着满满的兴奋之情,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发了张自拍照:手里拿着护照和机票,背景是登机闸口,配文是——
“15岁人生第一次去日本,打败99.9%香港中学生。”
来源:HK01
如果你是Z世代的网友,大概率会心一笑:这不就是近期很火的网络潮语嘛!一种略带自嘲又浮夸的句式,用来调侃自己的“人生小突破”。
但很不幸的是,这句话——炸场了。
不是感动了大家,而是成功点燃了一群家长级网民的怒火。
有的评论表示:“我女儿八个月大就去过日本了。”
“我女儿一岁就跟我搭飞机去日本,好心你收皮啦!”
留言区一秒从旅行分享变成了“炫娃比赛”+“训话大会”。
来源:网络
“我儿子11岁独自去日本!”
“我女儿去了17次日本!”
“希望你不要兴奋得影响当地日本市民!”
甚至有人讽刺道:“有时被人骂是自己惹来的。”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因为越来越多网友看不下去了,开始留言力挺这位15岁的男孩:“你开心就好,玩得开心点!”
“都什么年代了,旅行还有输赢的吗?”
“成年人是不是该学会幽默和理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来源:星岛头条
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网暴,小男孩的回应显得非常成熟。他后来发帖解释说:
“大家冷静下先,本人只是想表达,从小到大,身边好多朋友都去过日本,但我15岁才第一次去,所以才说自己是少数大个都未去过日本的。”
来源:HK01
“不过我明白大家可能会误会我的意思,所以希望大家和平相处,唔好嗌交,同时感谢理解和帮我解释的朋友们。”
小男孩没有继续回怼,没有翻旧账,甚至还为自己“可能用词不当”表示理解和歉意。
对比之下,那些“炫娃”家长们的评论,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到底是谁更成熟?
来源:HK01
这场“误会风波”也让大家重新审视一个现实问题:
我们跟年轻人之间,到底有没有那么多代沟?还是我们只是从没认真听过他们说什么?
现在的00后、10后,经常用一些看似“奇怪”的表达方式,但其实背后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
来源:HK01
比如这句“打败99.9%香港中学生”——本质上和“今天起床跑步,打败99%的人”是一个套路,夸张式幽默。就像以前周星驰电影里那句“你讲嘢呀?”——本身无厘头,没人真的在吵架。
于是,一大波潮语知识点来袭,
看你能Get几个?
影到我plz del:看到自己在别人的照片或影片里,求删照。搞笑又带点“求生欲”。
观滨:本来是“观塘海滨”,后来因为除夕夜的大型年轻人聚会走红,成为00后新蒲点代名词。
Free Hug / Free Kiss:因为“观滨事件”而爆红,用来形容开放甚至“过火”的社交行为。
你7街训:出自某直播中激烈吵架片段,后被网民玩坏,变成骂人名句。
来源:HK01
KAM:形容某人或事非常奇怪,“KAM L”也成网络口头禅。
老Best:好朋友的意思,从英文“Best friend”演变而来,亲切中带点搞笑。
I人 / E人:源于MBTI性格测试,I代表内向,E代表外向,年轻人喜欢用来“贴标签”。
LM:即“留名”,方便跟帖、日后查看,是社交平台的生存技巧。
打羽毛球:一个“性教育改写版”的代名词,本是运动项目,现在已经变成网络黑话。
来源:HK01
望周知:从官方用语进化而来,现在常用来强调语气,网友常用来“认真搞笑”。
这场风波,其实是一场幽默感的代沟,每个年代都有自己说话的方式。
老一辈有“阿妈叫你返嚟食饭”、90后有“顶你个肺”,那Z世代为啥不能“打败99.9%”一下?
如果我们不试着理解,只是一味用“我以前”、“我个女一岁”来压人,结果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想说话,代沟只会越挖越深。
说到底,一句潮语能引爆舆论,或许不是Z世代太玻璃心,是我们太容易用“大人心态”看待一切。
你怎么看这场“潮语风波”?留言告诉小编你最喜欢的一个Z世代潮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