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扬斯克前线最新战况,俄军装甲纵队昨天在这里发起了一次进攻。结果一头撞进雷区,被乌军第43独立机械化旅逮个正着。

乌军用火炮、反坦克地雷、155毫米集束炸弹,在外加无人机轮番伺候,直接把俄装甲部队打成了筛子。



据乌第 43 独立机械化旅在社交媒体上的爆料,俄军这一仗折了38名士兵、4辆步兵战车、1辆越野车、1辆民用汽车和1辆摩托车。

最讽刺的是,他们连乌军防线的边都没摸到,就在开阔地带被包了饺子。这种送人头式的进攻,让人怀疑俄军指挥官的智商是不是跟他们的装甲车一样被炸飞了。



从战场环境来看,这片地区简直就是为俄军量身定做的屠宰场。起伏的丘陵地形加上奥斯基尔河泛滥的大平原,天然就是个陷阱。

库皮扬斯克本身还建在山丘上,乌军居高临下,俄军一举一动都看得明明白白。

更要命的是,俄军进攻必须走乌军预判的路线,一眼望去全是开阔地,连个躲子弹的地方都找不到找。

但就是这种不利地形,俄军还是头铁,非要往这个绞肉机里钻。



原因很简单,库皮扬斯克武兹洛维是个铁路枢纽,五条铁路线在这里交汇,简直就是部队后勤的理想之地。

拿下这里,俄军就能把这地方变成进攻跳板,总比窝在野地里强。但他们好像压根没考虑过,怎么活着冲到那儿。



俄军的战术简直让人窒息,在无人机主宰战场的今天,俄军居然还在玩二战时期的老旧战术。

结果再一次完美复刻了他们一贯的送死流程:装甲纵队大摇大摆前进,触发雷区,遭炮火覆盖,无人机补刀,全军覆没。俄军对这套流程的熟练程度,都可以开班教别人 “怎么快速报销装甲部队” 了。



乌总司令瑟尔斯基早就料到俄军会在哈尔科夫方向搞事情。但没想到他们这么配合,非要在最不利的地形送人头。这种固执,让人怀疑俄军是不是把钢铁洪流的口号当真了,真以为靠铁疙瘩就能碾平一切?



这场惨败暴露了俄军两个致命问题:一是战场感知能力近乎为零,二是战术僵化到令人发指。在现代战争中还玩这种无脑冲锋,除了给乌军刷战绩外毫无意义。

照这么打下去,库皮扬斯克迟早变成俄军又一个装甲坟场。就是不知道,俄军在把坦克耗光前,能不能学会动点脑子打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