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光荣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们也是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为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鼓与呼。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检察日报》记者走近两位荣膺劳模称号的全国人大代表,记录她们的日常,倾听她们的心声——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黄云娜:

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职工黄云娜一直以来都很关注黄河流域的发展,并多次建言献策。4月25日,她受邀参加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对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以法治之力守护母亲河的务实举措印象深刻。

提起黄云娜,纺织条线的工作人员都十分熟悉。1分钟48个机下打结!只见她手指抚过飞速运转的织布机,行云流水般丝滑。黄云娜的这项绝技响当当,在业界十分有名。

1998年,16岁的黄云娜初中毕业后成了一名纺织女工,并逐渐在工作中崭露头角,成长为业务尖兵,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等荣誉。

“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履职尽责,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穿梭在轰鸣的织布机间,黄云娜一边处理断头故障,一边向值车工示范操作要领。在她看来,产品的质量就是工人的饭碗,多一分认真,产量和收入就多一分保障。面对年轻技工,她将机后接头技术分解成可量化的操作模块,手把手传授诀窍。如今的智能化设备解放了人力,但人才仍是行业长青的根本。

“法治是保障行业发展的基石,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的核心,增强法治意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黄云娜的笔记本上工整记录着学习法律知识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透着她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

从晨光初露到暮色渐沉,黄云娜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走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既要传递基层心声,也要架好政策落地的桥梁。”黄云娜将纺织机的韵律转化为履职为民的铿锵足音。



黄云娜代表在细纱车间查看粗纱上是否有疵点。



黄云娜代表(中)与工友们一起交流如何维护劳动权益。



黄云娜代表(左)与工友交流粗纱包头操作技巧。



陕西省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西安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征求黄云娜代表(中)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黄云娜代表(右三)实地了解陕西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杨苗苗:

让劳动者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十米车厢就是一个家,每位乘客都是这个家的家人。”“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见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107路(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线)驾驶员,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杨苗苗,她正认真地擦拭着107路的车窗和座位,一趟一扫早已成为她多年的习惯。

杨苗苗对驾驶员这份职业情有独钟。她向老师傅请教驾驶技巧、阅读维修书籍,总结出40字“安全操作技巧”;准备便民伞、常用药,为乘客提供方便;学习哑语、方言,主动为各类乘客提供咨询……30余年来,杨苗苗秉承“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理念,安全行车100余万公里,服务零投诉,而她也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我经常参加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此外,我也特别关注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我在走访蚌埠市检察机关时了解到检察院有支持起诉职能,帮很多农民工讨回了欠薪,听到这些案例时我心里暖暖的。”杨苗苗告诉记者。

据悉,2024年以来,蚌埠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335件,为348名农民工追讨欠薪260余万元。针对农民工讨薪案件,蚌埠市五河县检察院成立专门办案组,实行优先受理申请、优先调查取证、优先联动调解,将此类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压缩到10日内。

“我经常在工作中接触到农民工,大家出门打工都不容易。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关注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强化与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畅通线索发现移送渠道,以法治力量为劳动者维权撑腰。”杨苗苗表示。



近日,杨苗苗代表(左)参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网评品牌活动启动仪式,并接受媒体采访。



安徽省蚌埠市检察院检察官走访杨苗苗代表(右),听取她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杨苗苗代表为出车做准备。



蚌埠市检察院检察官与杨苗苗代表(左)在公交场站内交流。

(来源:检察日报·图说·致敬劳动者版 文/图:郝雪 闫昭 周杨夏愚 常璐倩 张哲 王福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