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的好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等人。

这些皇帝都是好皇帝,也都很出名,但是这些好皇帝的一生中,也存在着无法抹去的污点。哪怕是光武帝刘秀,也犯过“欺骗感情”的错误。

而历史上最接近完美的皇帝,只有一个错误,那就是死得太早了……



卖茶叶的小伙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很厉害的人,文功武治都挺不错的,但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却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好。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赵匡胤“得国不正”。他这宋朝是从自己的旧主手中抢来的,而且还不是通过战争抢来的……



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大将,柴荣去世之后,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赵匡胤,让他护着自己的孩子当皇帝。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遵守承诺,在柴荣去世的第二年,赵匡胤就通过“陈桥兵变”当了皇帝,虽然他曾答应给柴氏永远的荣华富贵,但是实际上柴氏非常惨。



而今天的主角并非赵匡胤,而是这个被赵匡胤骗了的柴荣。

虽然柴荣仅在位六年,他却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较为有名的皇帝。

五代十国时期有那么多皇帝,比较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柴荣便是其中之一,而柴荣之所以会出名,就是因为他的“完美”。



柴荣小时候,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他爷爷开始,柴家就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但是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世,到了柴荣这一代,柴家家道中落,柴荣连饭都吃不上了。

不过好在柴家之前结交了一些大人物,这些人都愿意收留柴荣,柴荣也不至于无家可归。



但是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柴荣很不舒服,他辗转于很多人的家中,但是在哪边他都不能长住,最后他只能是投奔了自己的亲姐姐。

柴荣的亲姐姐嫁给了后周开国皇帝郭威,这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水浒传》里的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其原型就是这个郭威。



当时郭威虽然当了官,但是他们家的生活质量并不是很好,如果收留柴荣的话,经济压力会很大。

尽管如此,郭威还是收留了这个小舅子,而且他对待柴荣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柴荣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他长大一些后,便找到了柴家之前的合作伙伴颉跌氏。



颉跌氏现在已经不干之前的生意了,他现在是个倒卖茶叶的商人。柴荣找到他,希望他能带着自己去做生意。

颉跌氏看在柴荣父亲的面子上,答应了这个请求,将柴荣收为了学徒,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卖茶叶。

柴荣是个很聪明的人,做生意的事他一看就会,颉跌氏却并不感到惊讶。



因为柴荣的表现让颉跌氏不禁想起了他的父亲柴守礼,那个当初与自己合伙做生意的富家子弟,做生意也很有头脑,只可惜生在了乱世之中。

在颉跌氏的帮助下,柴荣也有了赚钱的方法,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让郭威拿一些补贴家用。



全家皆遭厄难

不久之后,郭威得到赏识,官越做越大,还有了兵权,成为了一方强大的势力。

柴荣也不再做生意,而是跟着郭威东征西讨,在军队中也积攒了一些威信。

郭威与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关系很好,因此他在位时郭威和柴荣都比较安逸。



但是刘知远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却并不相信郭威。此时的郭威刚刚大败契丹,领命镇守邺城,河北地区的数个郡县皆在郭威的掌控之下。

为了让皇帝相信自己,郭威和柴荣外出镇守时,将家眷都留在了京城,以此彰显自己的忠心。



但是后汉新皇帝刘承祐,根本不管这一套,他认为郭威等人功高盖主,于是二话不说,就将郭威和柴荣的家眷全杀了。

不仅如此,刘承祐还派了刺客,准备将郭威父子也杀掉。

但是郭威的人缘很好,这些刺客中就有郭威的朋友,他提前给郭威示警,让郭威逃过一劫。



当得知刘承祐的所作所为之后,郭威气愤不已,他现在不造反也不行了,他要是不造反,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家人。

郭威随即召集兵马,一路杀进了京城,杀掉了后汉皇帝刘承祐,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后周政权。



自始至终,柴荣都一直陪在姐夫身边。他们两个虽然是同辈,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一直是以父子相称。

郭威在位三年后病逝,他将大位传给了柴荣,虽然两人姓氏不同,但是郭威一直很相信柴荣,他相信柴荣能带领这个国家走下去。



六年办大事

柴荣即位之后,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首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赋税问题。

柴荣擅长黄老之学,他的偶像是汉文帝,因此他即位之后,也效仿汉文帝的民生政策,实行“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轻徭薄赋”却导致了国库资金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柴荣仔细研究,发现并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有很多人躲避税收。

关键这些逃税的人,都是一些地主老财,他们本应上缴大量税款的。

柴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颁布《均田图》,让天下所有人都来缴税。



就连之前不用交税的孔子后裔,也被废除了特权,他们也要交税,国家财政问题就此解决。有了钱之后,就要出兵打仗,尽管柴荣不愿意打仗,但也是无奈之举。

北方的辽国和北汉政权联合出击,准备趁乱击败柴荣。



但是柴荣带着赵匡胤北上御敌,将北方联军击溃。

随后柴荣又带兵南下,消灭了“十国”中的两国,夺取了大量土地。

随后柴荣又主动北上,尝试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不是因为柴荣得病暴毙,北方的幽云十六州也不至于到明朝才被拿回来。



作为一个皇帝,柴荣已经做到了最好,只要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方面,柴荣都想到了,而且他不仅仅是想到了,还做到了。

柴荣将这些关键政策都进行了改革,而且颇有成效。后来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直接就沿用了后周的各种政策,连变都没有变。



后世之人对柴荣的各种政策给予了肯定,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关于他的负面评价,史学界认为柴荣乃是“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柴荣能多活一段时间,他的功绩比得上汉高祖。想想也是,如果柴荣能将后周发扬光大,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首先,柴荣是在收复幽州的路上得了病,如果他没有生病,收复北方失地就是十拿九稳的事。

只要将北方的失地收复,就有了长城的保护,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就进不来,后面的中原灾难也就不会发生了……

正因如此,柴荣的逝去让人格外忧伤。



朱元璋收复中原之后,专门去祭拜了柴荣的庆陵。

后来的明清皇帝也屡次前去祭拜,柴荣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君主,他已经成为了明君的象征,皇帝们来参拜他,也是别有用意。



由于柴荣有着出色的商业头脑,曾靠着做买卖攒下家产,资助郭威打仗,因此他被民间封为了财神爷。现在很多人的家里供着的“柴王爷”,其实就是南路财神柴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