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黄金周,香港多部门协同,一方面提升通关效率,另一方面保障旅客消费权益,打造高效与温情并重的旅行体验。从跨境交通的“分钟级”调度,到消费维权的“零容忍”监管,再到服务细节的“暖心”设计,香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重塑“好客之都”的金字招牌。而每一位旅客的笑容,都是对香港服务最好的肯定。
香港庙街吸引大批游客到访。
交通保障:运力加码应对客流高峰
五一黄金周期间,香港迎来内地游客出行高峰。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以下简称“香港运输署”)预计,“五一”黄金周期间会有大量香港市民、车辆及内地旅客经各陆路管制站往来内地及澳门,尤其是5月1日、3日及5日,呼吁市民和旅客及早规划行程,预留充裕交通时间。
今年“五一”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以下简称“香港入境处”)预计约有571万人次(包括香港居民及访客)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进出香港。经入境处与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总站)等内地部门协商后,预计约有490万人次会经各陆路边境管制站进出香港。陆路出境较为繁忙的日期为5月3日,出境人次约59万,而入境高峰期为5月5日,入境人次约58万。其中,罗湖、落马洲支线及深圳湾三大口岸最为繁忙,预计日均客流分别达23万、21万和15万人次。
不少本地和外地游客在九龙北河街大排档享用地道美食。
智慧出行:“香港出行易”助力高效通关
为应对客流压力,香港多部门联动,应对出入境高峰。香港运输署已协调本地及跨境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在假期期间加强服务,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坊间称“金巴”)的班次,最高峰时将加密到一分钟至少一班,落马洲-皇岗过境穿梭巴士(坊间称“皇巴”)发车间隔缩至约两分钟;另外,跨境直通巴士配额也会增加,而香港本地专营巴士B线班次密度,则提升到超过平常周末的水平。此外,港铁东铁线也会在金钟至罗湖/落马洲段增开列车。
此外,港珠澳大桥方面,香港运输署通过“香港出行易”App实时更新口岸交通画面,并与珠海联动发布港珠澳大桥车辆通关预测,引导旅客错峰出行。香港运输署也提醒驾车人士,在港珠澳大桥主桥行驶时,应时刻遵照珠海市实施的交通管控措施,除非获得珠海市的指示,车辆一律不可占用应急车道。
香港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24小时监控全港交通,并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多渠道发布动态信息。
高铁西九龙站。
权益守护:严打不良营商手法,助消费者避开购物陷阱
为保障旅客消费权益,香港海关自4月24日起加强行动,对油尖旺、铜锣湾等旅游购物区展开地毯式巡查。重点监管对象包括参茸海味店、珠宝行及药店,严防虚假标价、先诱后转销售等违法行为。
巡查中,海关人员向商户发放合规指引,明确《商品说明条例》的规定。而在口岸区域,工作人员向旅客派发中英文提示单张,呼吁“保留购物小票,警惕计量单位陷阱”。针对短期留港旅客,海关设立快速投诉通道,确保72小时内响应处理。香港海关十分关注商户以不良营商手法误导消费者购物的情况,设有快速行动队处理短期留港旅客的紧急投诉,会即时转介个案予调查人员作优先处理。
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以下简称“香港卫生署”)同步加强药品监管,突击检查全港药房标识使用情况,以保障公众健康,同时加强旅客在港消费的信心。据香港卫生署的数据,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有9家公司因为违规使用药房标识而被定罪,最高被罚港币16800元。
香港卫生署提醒消费者,为便利公众识别注册药房,卫生署已编制识别注册药房的标签,并发送到各药房以张贴于药房当眼位置。消费者可透过扫描药房展示的二维码,获得注册药房的资料。旅客也可以通过扫描门店二维码或登录“医健通”平台,一键验证药房资质。
香港的百货公司和药房。
● 记者观察
香港“五一”黄金周服务升级背后的效率与温度
这个“五一”黄金周,香港以一场“通关效率与服务温度”的双向奔赴,展现了“好客之都”的焕新姿态。面对日均近60万人次的陆路通关压力,香港多部门联动施策,从跨境交通的“分钟级”调度到消费维权的“零容忍”监管,从智慧化疏导到细节化服务,一系列举措既彰显城市治理的精细度,亦折射出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升级。
跨境交通的提质增效是此次黄金周的重点。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班次加密、东铁线动态增开列车,为疏导客流提供有效的助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跨境联动协调与分流,则有利于通关效率的提升。
在消费领域,香港主动织密权益保护网,既有刚性监管,也有柔性引导。香港海关对旅游购物区的地毯式巡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对“伪药房”的精准打击,配合快速投诉通道和响应机制,形成“预防-监督-处置”闭环。而扫码验资、中英文提示单张等柔性措施,则在消费第一现场为游客提供保障,为旅客注入了“放心购”的底气。
香港正试图用细节打破“商业味浓、人情味淡”的刻板印象,重塑城市口碑。让一线服务业工作者,发挥专业与热忱,继续擦亮香港好客之都的金字招牌。“黄金周”是香港迎接大批旅客到访的一场测试,相信香港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如果能够兼顾好多元化需求,并深化文化亲和力,这座城市的“旅客友好度”有望再上一层楼。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